二维条码谷物溯源颗粒的研制及溯源信息采集系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a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粮食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中的重点,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追溯系统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高效的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源头信息的追溯和质量控制。在追溯系统中,身份标识技术作为关键技术之一,通过数据载体将信息流与实物流联接,实现快速、精确、有效的识别产品信息和保证追溯系统的鲁棒性。粮食生产中,由于谷物由单位小个体组成,溯源过程不同于其他农产品可以通过唯一的身份标识信息准确追溯到源头,谷物生产需要按照不同的等级或不同的用途将来自多个产地的谷物进行混合配送和分销,因此很难确定一批谷物精确产地信息。为实现粮食生产供应链中,谷物信息的低成本、精确的追溯,本文提出采用可食用的材料压制而成的颗粒,在其表面喷印代表谷物信息的Data Matrix二维条码,作为谷物信息的标识载体。供应链各环节中将其与谷物混合,实现粮食生产中的实物流和信息流的连接,以低成本的信息标示追溯到谷物源产地信息。为了研制具有唯一性、精确性、耐用性的谷物标识,使其满足谷物溯源各环节的生产条件。本课题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为了避免对谷物造成污染,本研究采用可食用的原材料糖粉、硅化微晶纤维素和硬脂酸镁,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糖类型和纤维素类型2种溯源颗粒,设计其外观尺寸为11×6×4mm3。由于2种溯源颗粒成分组成不同,颗粒密度也不同,因此压制二维的颗粒的重量也不相同,糖类型的溯源颗粒每个约为0.29g,纤维素类型的溯源颗粒约0.36g。(2)为了使谷物溯源颗粒容纳更多的信息,采用Data Matrix二维条码编码规则。设计适合喷印于溯源颗粒表面的条码编码和尺寸,根据溯源颗粒的外观尺寸,设计8*18模块的长方形Data Matrix二维条码,每个模块大小为0.43×0.43mm2。采用喷印技术及可食用的喷墨将Data Matrix二维条码喷印于溯源颗粒表面。(3)为了测试溯源颗粒表面Data Matrix二维条码的可读性,分别将3组Data Matrix二维条码喷印于糖类型和纤维素类型溯源颗粒表面,测试每种溯源颗粒的可读率。结果表明,2种溯源颗粒的可读率都在90%以上(92.5%-98.0%),证明本实验采用以喷印技术将Data Matrix条码喷印溯源颗粒表面是可行的,且具有良好的可喷印性。其中,纤维素类型的溯源颗粒可读率(95.5%-98.0%)高于糖类型溯源颗粒的可读率(92.5%~96.5%),而且2种溯源颗粒的样本可读率在95%的置信区间内存在显著差异(P<0.05)。(4)溯源颗粒的表面粗糙度影响Data Matrix二维条码的喷印质量,为了探索溯源颗粒表面粗糙度特性与其表面印刷Data Matrix二维条码的的可读率之间的关系,提高溯源颗粒表面的喷印质量,本文研究了溯源颗粒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采用3D轮廓仪测量溯源颗粒表面粗糙度Ra和Rms值。选择10倍物镜测量时,每次取样面积为0.70mmm×0.56mm。溯源颗粒上喷印Data Matrix的面积为7.74×3.44mm2,因此需要测量多次扫描面积。试验选择3、5、8、10个测量面积的均值作为样本表面粗糙度时,每个样本取5个测量面积时能近似反映整个表面的粗糙度情况。(5)为了研究表面粗糙度对喷印Data Matrix二维条码可读率的影响,通过试验比较了2种溯源颗粒表面粗糙度与喷印Data Matrix二维条码可读率的关系,研究表明纤维素类型的溯源颗粒可读率高于糖类型的溯源颗粒,且其表面粗糙度Ra和Rrms值均小于糖类型溯源颗粒。总体上可读率随着粗糙度的减少而增大,但在粗糙度范围变化很小时,油墨与材料之间的吸附特性等影响溯源颗粒表面材料喷印二维条码的可读率。(6)对影响溯源颗粒表面粗糙度的生产压力及配方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并判断生产压力及配方2个因素分别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方法,分析糖类型和纤维素类型2种溯源颗粒的最佳工艺参数。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糖类型溯源颗粒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压力2.727MPa,配方为糖粉质量分数99%和硬脂酸镁质量分数1%;纤维素类型溯源颗粒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3.636MPa,配方为糖粉质量分数36.5%、硅化微晶纤维素质量分数62.5%和硬脂酸镁质量分数1%。(7)在粮食生产供应链中,以溯源颗粒作为谷物信息标示技术,要求溯源颗粒应具有良好的耐用性,以满足与谷物混合进入供应链各环节中的抗磨损性和抗冲击性要求,最终适应谷物信息的追溯环境。本研究设计了14种溯源颗粒生产方案,其中包括2种溯源颗粒(糖类型和纤维素类型)、2种包衣材料(可食用虫胶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以及四种生产顺序(喷印、包衣——喷印、喷印——包衣、包衣——喷印——包衣)。设计了传送试验和冲击试验以模拟溯源颗粒与谷物混合时磨损和冲击情况,分别测试每种方案生产的溯源颗粒的抗磨损性能和抗冲击性。溯源颗粒在与谷物混合时,由于谷物呼吸作用而使其具有一定的湿度,因此试验分别考虑在有吸湿的条件下和没有吸湿条件下进行。溯源颗粒耐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的14种方案的溯源颗粒中,以纤维素类型溯源颗粒,包衣材料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包衣方式为印刷——包衣生产的溯源颗粒,分别在传送实验、吸湿条件处理的传送试验、冲击试验、吸湿条件处理的冲击试验中均具有较好的抗磨损性和抗冲击性。以上内容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粮食生产供应链追溯系统中的信息标识技术,因此需要建立以溯源颗粒为标识技术的采集系统。本文以稻谷储藏环节为例,提出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储藏环节的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稻谷身份标识信息、仓储温湿度、稻谷含水率信息的采集。为实现储藏环节信息采集系统,本文解决了以下问题:首先利用二维条码扫描器IT4800SF与处理器S3C6410通过USB接口相连,来代替传统的PC机采集方式,实现便携式的采集。为实现储藏稻谷含水率的实时采集,本文提出基于平衡水分原理的稻谷含水率实时监测方案。本文对储藏环节信息采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系统的含水率预测精度和节点信息采集传输质量满足系统应用的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90后”成规模的踏入大学校园,关于他们对待生命事件的负面报道也层出不穷,这从侧面体现出部分90后大学生在珍惜生命和追寻生命的意义方面存在着偏差。而90后大学生又承
本文重新讨论了设计的目的,提出了设计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而非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并对改善生活和满足需求各自所包含的内涵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论述了设计目的是改善生活这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混合动力客车是目前最具有市场前景的车型。本文以某公司的一款混联混合动力客车为研究对象,根据整车参数对动力系统进行了参数匹配,
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个体化诊疗已成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的关键。药物代谢在种族以及个体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造成个体对药物的效应、毒性和耐药程度的不同。研究
颜真卿是唐朝时期乃至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即博采众长又独具创新,不仅改变了唐初书法家都仿效王羲之书法艺术特色的现象,而且在我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日本、韩
临床中从小儿体质的不同特点入手,在辩证论治选药组方时,注重具有针对性调节改善体质的中药的选用,以提高疗效,取得更加明显的临床效果。
<正> 放翁与唐琬重逢沈园、题《钗头凤》词于园壁的一段哀情故事,最早见之于南宋周密撰的《齐东野语》卷一,惟唐氏所和之词,却不甚了了。近读齐治平著的《陆游》(上海古籍出
国际人权运动的发展、联合国安全观的变化以及国际安全的现实促使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增加了保护人权的新职责。维和行动履行这一职责的活动具有主要采取软性手段以及需要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铁路经多次提速,规模越来越大,铁路产品的现代化、大型化和复杂化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故障发生后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对轨道交通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经播出便引发了收视狂潮,共七集的纪录片分别从食材、主食、转化、时间、厨具、味道和土地等方面一一呈现美食之道。高清技术再现了形形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