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损害大鼠模型建立与临床初步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jkk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Ketamine-associated urinary system dysfunction, KUD)是氯胺酮滥用所导致的诸多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下尿路症状和尿路损害,其致病机理目前仍不清楚。近年来的文献报道主要集中在临床病例观察和临床诊断,尚未见关于KUD的影像尿流动力学研究、上尿路扩张积水的危险因素探讨、治疗药物和大鼠模型的建立等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KUD大鼠模型和临床初步研究达到以下目的:1、建立氯胺酮泌尿系统损害的大鼠模型并对其行尿流动力学评估;2、分析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的影像尿动力学特点;3、探讨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患者上尿路扩张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4、观察透明质酸钠、托特罗定治疗轻、中度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的疗效。研究方法1.实验一采用雌性SD鼠,随机分为实验A组(n=15),对照A组(n=15);实验B组(n=12),对照B组(n=12);实验C组(n=12),对照C组(n=12)。实验A、实验B、实验C组分别按120mg/kg-d剂量予以氯胺酮处理,建立氯胺酮滥用动物模型,将每日总量均分2次行腹腔注射,每12小时1次,共12周。对照A、B、C组分别予以2.4mL/kg-d生理盐水注射,每日总量均分2次行腹腔注射,每12小时1次,共12周。分别在第4、8、12周,随机取实验A组、对照A组两组4只大鼠处死,取肾脏及膀胱病理检查。实验B组、对照B组分别于实验前、实验后第2、4、8、12个周予以内眦取血制备血清,测定ALP、ALT、SCr、BUN。实验C、对照C组分别在实验前、第2、4、8周分别进行一次尿流动力学检测,记录尿动力曲线及重要参数。2.实验二采用影像尿动力学对66例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患者进行检查,收集尿流动力学参数并分析结果。3.实验三共收集到245例KUD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每周吸食量(g/周)、发病时间(月)、每周吸食频率(次/周)、吸毒累计时间(月)、O’Leary Saint症状指数+问题指数(IC指数)、血生化检查(肾功能、肝功能)、血沉、血清C反应蛋白、超声影像学检查提示上尿路扩张积水(肾盂分离)情况、尿流动力学、膀胱排尿造影。将患者按照肾积水程度分为4组(无、轻、中、重度),并对各个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各独立影响因素以及肾积水之间进行Spearman相关因素分析。4.实验四根据入组标准,将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n=37)、实验1组(n=35)和实验2组(n=35);所有患者一经确诊,立即进行至少12周强制戒毒。实验1组在戒毒期间口服托特罗定缓释片(舍尼亭(?),4mg/片)4mg/日;实验2组行透明质酸钠40mg(西施泰⑧,40mg/瓶)膀胱内灌注治疗,保留时间大于30分钟,每周1次,共12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8、12周记录O’Leary-Sant症状评分及问题评分(IC指数)并行尿动力学检查。研究结果1.实验一病理结果提示,与对照A组相比,实验A组SD大鼠第8、12周肾小球和肾小管周围及膀胱粘膜下层周围单核细胞浸润,膀胱尿路上皮层数明显较少。病理证实第8周大鼠建模成功率达78.6%(11/14)。实验B组较对照B组ALP、ALT在第4、8、12周显著升高(P均<0.01),SCr、BUN值在第8、12周显著升高(P均<0.01)。实验C组膀胱容量、膀胱排尿间隔时间、排尿前膀胱压阈值与实验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对照C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实验C与对照C组比较,在第8周,膀胱容量、膀胱排尿间隔时间、排尿前膀胱压阈值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2.实验二影像尿动力学提示:本研究中的KUD患者初始尿意容量为48.33±26.52ml:膀胱最大测压容量为102.88±48.03ml,膀胱顺应性为11.86·6.31ml/cm: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分别为:男性(53.71±10.08)cm H20,女性(20.8±7.32)cm H2O。其中,发现膀胱输尿管返流23例(34.8%),充盈期出现逼尿肌不稳定46例(69.7%),排尿末期不可抑制收缩致排尿(急迫性尿失禁)20例(30.3%)。3.实验三膀胱顺应性、膀胱最大测压容量、初始尿意容量、IC指数、每周吸食量、发病时间、每周吸食频率与肾积水程度密切相关(P值均<0.01);性别、膀胱输尿管返流、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储尿期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次数,在肾积水程度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Spearman相关因素分析提示:膀胱顺应性、每周吸食量、膀胱最大测压容量、发病时间、IC指数是肾积水重要的危险因素(P值均<0.01)。4.实验四三组第12周数据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实验2组与对照组、实验1组比较,在第4、8、12周,IC指数、FDV、SDV及MCC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实验2组治疗有效率77.1%(27/35),无效22.9%(8/3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3)。实验1组有效率48.6%(17/35),无效51.4%(18/3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650)。研究结论1.肾脏及膀胱病理证实,以120mg/kg·d氯胺酮剂量腹腔内注射SD大鼠在第8周可成功建立氯胺酮泌尿系统损害的大鼠模型。氯胺酮滥用会导致大鼠肝肾功能的损害。KUD大鼠模型尿流动力学表现为膀胱容量下降,膀胱排尿间隔时间缩短和排尿前膀胱压阈值增高,这与人类KUD患者症状相似。2.KUD影像尿动力学主要表现为膀胱顺应性、最大膀胱容量和最大尿流率下降,膀胱高度敏感,逼尿肌不稳定,可伴有膀胱输尿管返流。3.膀胱顺应性、膀胱最大测压容量、初始排尿感容量、每周吸食量、发病时间、IC指数、每周吸食频率是上尿路扩张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与上尿路扩张积水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中膀胱顺应性、每周吸食量是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4.随访12周的疗效观察发现,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能有效缓解轻、中度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的下尿路症状,改善其储尿功能。其治疗有效率为77.1%(27/35),无效22.9%(8/35)。托特罗定治疗KUD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主要静态参数测量方式、方法存在的弊端,通过与山东交通学院进行技术合作,利用传感器技术研发了一项能够对接触线拉出值、导高、支柱侧面界限、支柱
数字正射影像的坐标转换是地理国情普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针对常规坐标转换方式的不足,提出了以规则格网转换方式为基础、以当前和相邻图幅影像为基本处理单元的坐标转换方法;在python编程环境下通过FME Objects组件对该方法进行了程序实现;并将该程序应用于武汉市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结果表明:该坐标转换方法可以满足数字正射影像分幅生产的精度要求,转换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为武汉市地理国情普查数据
<正>最近于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超越王羲之的名笔:颜真卿"大展,大批书画重宝齐聚一堂,堪称一二十年一遇的书画界盛事,迅速引发社会关注。就展览本身而言,此次东博是以颜真
目的:利用肺炎衣原体(Chlamdia pneumoniae, C.pn)体外感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模型,分析C.pn感染对VSMC(?)细胞迁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观
结合实际,对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与监理内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在论述建筑物沉降观测施测程序和流程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建筑物沉降观测监理要点。希望论述后,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IRIG-B(DC)对时是智能变电站的一种常用对时方式,如何提高检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组成波形的三种码元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PC侧实现B码对时编码与解码的新方法。方法充
加强医疗计量器具管理,逐步形成医院计量管理体系。提高计量器具的检测率,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就医疗机构计量器具如何实施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管理医用计量器具的具
职业院校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根本要求,然而,很多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在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党建引领是教学管理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事业"九个坚持"的必然要
混凝土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质量经常会发生波动变化,如水泥强度的波动,粗细骨料级配与含水量的变化等,而混凝土理论配合比又没得到及时调整因此会产生各种混凝土病害影响
宋金时期,晋南一带盛行仿木构的砖室墓,这类墓葬的墓主多为无官品的平民,属主、侧室或前、后室结构,各墓室平面形制多为方形,随葬品较少,但大都用丰富而华丽的砖雕图案来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