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13Rα2-Fc抑制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的生物信息机制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e8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疾病和伤残正逐渐成为威胁世界人口各方面的健康的问题所在,而世界人口的老龄化正在增加患有疾病和伤残后遗症的人数,这些人中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椎间盘损伤患者与日俱增,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及经济负担。本实验将探究针刺法在建立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可行性,验证sIL-13Rα2-Fc融合蛋白对椎间盘退变的抑制作用,同时,探究sIL-13Rα2-Fc融合蛋白在抑制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相关信号通路。方法:以针刺法对大鼠尾椎进行穿刺造成椎间盘退变,建立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模型,将sIL-13Rα2-Fc融合蛋白注射入模型体内,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天狼猩红染色观察退变过程中的胶原变化,通过Elisa方法检测退变过程中GAG、HS、KS和HA的含量变化来验证sIL-13Rα2-Fc融合蛋白的抑制作用,并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探究此过程中的相关信号通路。结果:针刺法能够建立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模型;sIL-13Rα2-Fc应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能提高大鼠椎间盘组织的染色评分,增加大鼠尾椎间盘组织中蛋白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及硫酸角质素的含量。发现PI3K/Akt、过氧化物酶、TGF-β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及Ras/MEK/ERK信号通路参与了椎间盘退变的发生。结论:1.sIL-13Rα2-Fc融合蛋白应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能提高大鼠椎间盘组织的染色评分,增加大鼠尾椎间盘组织中蛋白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及硫酸角质素的含量;2.参与sIL-13Rα2-Fc抑制损伤后的椎间盘组织退变的信号通路有PI3K/Akt、过氧化物酶、TGF-β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及Ras/MEK/ERK信号通路;3.初步证实sIL-13Rα2-Fc对损伤后的椎间盘退变具有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背景亚组识别是精准医学的重要手段,生存数据是临床试验中极为常见的资料类型,如何对这类数据中潜在的获益亚组进行可靠的甄别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该类数据的亚组识别,常
近年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5G也日趋成熟,促使着智能设备的迅速普及,各式各样的移动众包平台进入大众视野,例如滴滴打车、美团外卖、Foursquare等,涵盖了众多应用领域。相比于AMT、Wikipedia等早期的传统众包平台,移动众包应用的任务特征和工人行为更加复杂并具有动态性。对于任务请求方在众包平台所发布的任务,众包工人“自由”、“自愿”地选择接受或拒绝任务是众包应用场景的一个基本特征
在大数据时代,云系统需要提供高效并发查询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密集型应用需求,而合适的索引架构对提升查询效率有重要作用。常用的数据库索引技术包括基于树的索引和基
数字网目调技术是通过不同网目调算法把多灰度级的连续调图像处理成二值表示的网目调图像的非线性过程。不同的网目调算法输出的网目调图像特性不同,所呈现的图像复制的视觉
~~
会议
目的:探讨TM7SF1基因下调与糖尿病肾病C57BL/6J小鼠的相关性表型。方法:使用Crispr/Cas9的技术,利用非同源重组修复引入突变的方式,构建TM7SF1基因全身敲除的C57BL/6J小鼠模
背景:偏头痛(migraine)是神经内科门诊上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在中国其患病率约为10%,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单侧或双侧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可伴随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及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乳腺癌作为一种基因疾病,挖掘生物数据的有效信息是研究该疾病生物标志物的重要途经。在肿瘤患者复杂的生物分子网络
背景:牙周炎是常驻共生菌群与宿主之间的体内平衡丧失所致的常见口腔疾病,是造成牙松动、移位甚至脱落的主要原因,对咀嚼、消化和其他全身炎症性疾病影响甚重。目前有效治疗
研究背景和目的限制性随机化方法中使用最多的是区组随机化设计,在开放性试验中,因区组随机化设计的易猜测性容易引起选择性偏倚风险。然而,除了区组随机化设计,还有许多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