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实时场景绘制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88ls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讨论了实时地形的绘制技术。对地形绘制考虑了多分辨率细节层次模型的选择、讨论视见体裁剪和遮挡裁剪的作用、分析地形数据编码格式的效率和环境如材质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地形数据一般都非常大,本文把它分为多个小块来处理,独立地绘制各块。对于大地形,应用遮挡裁剪可以减少很多绘制工作,本文通过消除各地形小块之间的边界问题,把地形块当作一个独立模型来进行遮挡裁剪。不论地形的大小,视见体裁剪对地形绘制来说都是必须的。对于大地形,数据编码格式对算法的影响非常大,采用良好的数据编码可以提高数据的连贯性,加快算法的执行速度。本文还讨论了材质在地形绘制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实现方法。最后提出了模型数据的管理调度技术。 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集中在三个方面: 1、构造完整的分级分块的LOD模型。提出了一种有效的LOD模型简化构造算法。这种算法以多边形顶点法矢量简化准则为基本依据,能在保证地形视觉效果的前提下,对模型进行大幅度简化。采取的分级分块策略便于在绘制时执行数据管理调度。 2、在地形绘制过程中,数据要通过简化和一次调度更新,但要真正用于绘制,对于系统来说还是相当庞大。实际上由于人的视野有限,有相当一部分地形块在视野外,数据存在着很大的冗余度,我们还需要进行裁剪,进一步精简数据。所以应用裁剪可以较早地剔除不可见的地形块,减少绘制的几何体数量,提高绘制速度。 3、快速有效的对地形数据进行管理调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视点的场景数据管理调度技术,并利用视点运动的连续性和前后帧的相关性,管理调度地形数据,大幅度地降低了数据量,解决了绘制速度的问题,实现了地形场景的实时快速漫游。 最后,我用上述方法构造一个高质量的地形绘制系统,并指出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在网格计算产生背景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网格技术的发展现状。然后论述了网格计算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的三个阶段,同时将网格计算与元计算、P2P计算和集群计算等计算
随着人们对软件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软件测试作为保证软件质量,提高软件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也逐渐成为软件开发过程中关键的一部分。在软件测试中经常要面对这样的情景,即被测系统
网格作为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之上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在国内外的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外的网格计算研究最早从90年代中期开始,而国内大概在2000年左右开始这方面
移动计算环境具有低带宽、网络断接频繁、移动性和资源有限等特征[1]。为了有效地支持移动计算应用,需要研究新技术、新方法。语义缓存技术是一种基于结果集及其描述的缓存技
XML已经逐渐成为网上数据表示和数据交换的标准,随着Web应用的迅猛发展,XML也几乎已经遍及到了各个应用角落,XML数据日益增多,如何对半结构化的XML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已经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趋突出。如何消除信息安全隐患、有效保护秘密信息显得愈来愈重要。秘密共享技术为信息安全和数据保密提供了有效
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从硬件技术看,CPU速度越来越高,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从软件技术看,应用程序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Internet及www的出现,使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更为广阔,许多应
在计算机领域,智能体(Agent)是一种在分布式系统或协作系统中能持续自主发挥作用的计算实体。Agent具有的良好互操作性为其在异构系统进行快速交换信息、协同工作提供了坚实
21世纪前几年,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等计算(Peer-to-Peer,简称P2P)和对等网络作为一种的分布式计算架构,进入我们的视野和生活。与传统的客户端朋艮务器(C/S)架构不同,P
企业中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尤其是大型企业的系统历经多年的建设,已经颇具规模,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如集成效果不理想、适应业务变化的能力差和系统总拥有成本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