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用地确权是从法律层面保护农民利益的一项重要举措;农用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手段;相对于其他经营形式而言,家庭农场最符合农业生产特点,它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经济效益好。随着农用地确权流转的深入进行,家庭农场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本文以中央有关农用地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精神为指导,运用规模经济、规模报酬理论等基础理论,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农用地确权流转和发展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农用地确权和流转与家庭农场的逻辑关系,研究家庭农场发展及其规模经营问题。研究发现:一、农用地的确权流转加速了农业规模生产的进程,农用地的确权流转催生了许多新的农业规模经营形式,如种粮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二、在这些新的规模经营形式中,家庭农场由于其最符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其发展也更为迅速与健康。三、由于人均土地面积不同、生产技术条件不同、社会化服务程度、劳动者素质不同的主客观原因,各地家庭农场的发展速度不同、所占比重不同,其经营规模不同。四、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为了使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必须对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进行测算。本文讨论了测度的依据与方法,并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比对。文章最后提出了发展粮食种植型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及建议。主要有:加快农用地确权的进程,稳定和完善土地经营制度;促进农用地有序流转,建立开放规范的农用地流转市场;加强家庭农场的培育,明确家庭农场是适度规模经营的主导形式,建立健全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提出针对家庭农场的倾斜政策,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组织农场主培训,提高农场主的技术和经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