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结构与相邻地面建筑的整体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_cl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地下空间正在被大力的开发利用,来提高我国城市的承载力。在城市地下空间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地下结构与地表结构越来越近,两者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已不可忽视,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一方面,由于大型地下结构的存在,地表的运动区别于自由场地表的运动,进而影响地面结构的地震反应;另一方面由于地面结构的存在,结构振动能辐射到土体中,使场地土层的运动改变,而地下结构的地震反应恰恰是由其周围场地土层的运动决定的。为了提高我国城市的抗震安全度,深入开展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与相邻地面建筑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建立了考虑地下结构与相邻地面建筑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的整体分析模型,在验证了模型动力人工边界、地震波输入、接触非线性及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合理性基础上,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地下结构埋深、地下结构和地面建筑之间的距离、入射波频率等因素对地下结构与地面建筑相互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并通过正交试验,评价了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当无地面建筑时,地下结构的埋深对地表地震运动(地表位移和加速度)的影响较大,随着隧道埋深增加,地表地震运动先增大后减小,并逐渐趋于平缓。(2)在一定隧道埋深下,不同的入射波频率对地表地震响应影响较显著,在同一入射波频率下,隧道埋深与隧道洞径比为1-2范围内,地表的地震响应变化较显著,埋深与洞径比超过2.5时,地表地震响应变化趋于平缓。(3)当存在地面建筑时,地面建筑与地下结构的相互地震响应影响随着二者之间净距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并趋于平缓,并随地下结构的埋深增加,二者相互影响先增加后减小并逐渐趋于无地下结构情况。(4)上述地面建筑与地下结构的相互地震响应影响还与入射波频率有关,当入射波频率在1~10Hz时,地下结构与地面建筑的相互地震响应影响随着入射波频率增加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缓。(5)通过正交试验,选取拟水平法对地下结构和地面建筑的整体进行了4因素(基岩、地下结构埋深、地震波入射频率及地下结构与地面建筑的相对位置)3水平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各影响因素对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大小依次为:隧道埋深>地下结构与地面建筑的净距>地震波入射频率>基岩,对地面建筑地震响应影响大小依次为:隧道埋深>地震波入射频率>地下结构与地面建筑的净距>基岩。
其他文献
应用转染Lnc RNA TCONS00179042过表达质粒pc DNA3.1-TCONS00179042的Marc-145细胞,观察该Lnc RNA对PRRSV GSWW15毒株复制的影响。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被
腐竹是以大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煮浆、拉膜,经干燥后制成的食品。本论文对腐竹生产工艺条件,豆浆超声处理,添加酶、食用胶、淀粉型稳定剂等方法对腐竹得率和机械性
盾构法是指利用盾构在软质地基或破碎岩层中进行隧道开挖,其施工阶段与后期引发的地层位移是造成地面沉降及邻近构(建)筑物产生变形甚至损害的主要原因。常规的控制标准偏重于施
<正>所谓"低电压"是指用户端电压低于用电设备规定的额定电压,电压合格率达不到规定要求,电压波动很大,影响用户正常用电的情况。"低电压"给用户正常用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屡
<正>红河千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专业从事灯盏花等药用植物资源的规范化种植(GAP)研究、推广、提取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云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攻击行为与外显自尊相关联状况,为学校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云南、广东、黑龙
异化这种现象早在古代时期就已经存在,但是引起哲学家们的重视,则是近代的事情。近代哲学家卢梭重点关注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不可以转让,主张民众应坚持社会契约的义务与自由,将这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之间发生了代际更替,即新生代农民工逐步代替上一代农民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