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决策的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罪是文明社会的公敌,是对社会秩序最严重的蔑视和破坏。正如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学教授魏平雄所说:“我们正在目睹建国以来的第五次犯罪高峰”。所以加强不同于刑法学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丰富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可以给预防犯罪、打击犯罪和改造罪犯提供现实的帮助。 犯罪决策作为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产生于犯罪动机之后和犯罪行为实施之前。它包括犯罪与守法的动机取舍、犯罪目标的确立和犯罪手段的选择等。毫无疑问,犯罪决策是犯罪心理学里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研究在综述国内外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状况、尤其是犯罪决策的主要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理性犯罪决策”的理论假设。该假设认为,对绝大多数罪犯来说,犯罪决策过程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犯罪决策的做出应是“踌躇——选择”的主动操作性的动机行为,而不是“刺激——反应”的被动反应性的动机行为。然后,从理论假设出发,结合对犯人的访谈,编制了“犯罪决策问卷”,后经专家评审和试测,最终形成正式量表。该量表的a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分别达到0.8774和0.8286。最后,以此为工具对450名罪犯进行了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罪犯做出犯罪决策的因素有四大类,即不良心理因素、犯罪决策的心理评价因素、外部控制因素以及犯罪决策的非理性因素;(2)从道德水平、接受法制教育程度两个角度来考察,不同群体在得分上无显著差异。而在性别、户口所在地两方面,不同群体的测量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本研究的最后对艾森克的“犯罪性理论”进行了实证性验证。结果显示,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该理论。这表明艾森克的“犯罪性理论”确实需要进一步验证或者说当前我国犯罪群体身上并不存在有别于常人的犯罪人格。 依据本研究结果,我们建议:(1)要及时发现、转变潜在犯罪人已经形成的不良心理因素使其得以有效的释放而不致于外化为犯罪行为。(2)要加强教育,健全法制,严格管理、执法,最大可能地打破潜在犯罪人的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心理。使其清醒地认识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3)完善社会控制体系,堵塞漏洞,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其他文献
生成语法进入八十年代后演变为原则与参数系统,作为其子系统之一的约束理论所讨论的是各类名词词组之间共指关系的原则。它根据名词性成分各自的指称特点将名词词组划分为三类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世纪后期,随着“后形而上学时代”等提法的出现,其存在的合法性受到进一步的质疑。然而,论文通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服务性、引导性、战略性行业,交通发展对投资需求巨大。2017年,我国铁路、公路、港口、航道、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总投资占GDP的3.8%,对经济稳增长发
在同一语言系统中,传播过程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即从意义到符号,再从符号到意义的二度转换。如果身处不同的语言系统,传、受双方的"编码——解码"过程就无法实现。身
技术保护措施简称“技术措施”,早在20世纪70年代时,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者为维护自己在实际上的专有权,就已经开始采用某些技术上的“加密”手段,来防止他人复制自己的程序。即使在
外交是国家内政的向外延伸。因此,国家外交的目标、内容、制度、机构,均受到其政治理念及状况的影响。 近代以前的中国,无所谓外交,只是“理藩”而已,中国长期囿于传统的“宗藩
近年来,中国内地益智类节目在选秀节目退出黄金档的媒体环境下,以不同于以往的创作手法和科技化含量更高的视听风格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而老品牌节目以自身的经典理念与经历过
CDIO是解决工程教育中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之间的平衡关系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注重沟通交流能力与团队
<正> 舆论的本质是公众对某一事务一致意见的表达。网络舆论也具有舆论的本质属性。因此,网络舆论是公众(指网民)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语言或其他方式对某些公共事务发表意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逐渐进入新媒体的传播时代。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应要巩固原有的新闻素养,及时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技能,着力培养媒介融合能力、塑造全能型记者,提升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