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在褐飞虱诱导的水稻防御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x2853066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水稻—褐飞虱—稻虱缨小蜂为研究体系,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对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在褐飞虱诱导的水稻诱导防御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茉莉酸在21.03-126.18 μg/株的浓度范围内均能诱导水稻释放挥发物,并对稻虱缨小蜂产生明显引诱作用(表3.1,图3.1)。利用固相微萃取在各处理稻株上共捕集到20多种挥发物组分,其中利用GC-MS鉴定的主要挥发物组分14种,包括萜烯类2种,酮类2种,醛类1种,烯烃类1种,烷烃类化合物8种。茉莉酸处理能导致水稻新释放(E)-2-Hexenal、D-Limonene,并诱导Linalool和n-Heptadecane释放量及挥发物总量的明显增加。 2)茉莉酸(63.09μg/株)处理稻株挥发物与褐飞虱危害株(10头雌成虫/株)挥发物在引诱稻虱缨小蜂的活性方面不存在差异(图3.2,3.3),这可能与2种处理稻株挥发物中引诱稻虱缨小蜂的2种或3种活性组分((E)-2-Hexenal,Linalool,n-Octadecane)(娄永根,1999)在总量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有关。挥发物捕集结果还表明,尽管在鉴定的14种主要挥发物组分中的10种和挥发物总量在2种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但(E)-2-Hexenal、n-Pentadecane、2,6,6-Trimethyl-l-cyclohexene-1-carboxaldehyde和n-Heptadecane这4种组分在褐飞虱为害和茉莉酸处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3)茉莉酸处理稻株对褐飞虱取食、存活及繁殖没有明显影响;对褐飞虱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亦只发生在10mmol/L茉莉酸处理稻株与对照稻株间接虫后的1h。 4)受褐飞虱取食为害的水稻在0-24小时内,体内茉莉酸的含量与健康水稻苗没有显著的差异。 以上结果表明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在褐飞虱诱导的水稻防御反应中不起重要作用。而外用茉莉酸处理和褐飞虱危害所诱导的水稻挥发物的异同,可能与2种处理在水稻体内所激活的信号传导途径存在交叉有关。
其他文献
转基因作物自1996年商业化种植以来,其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对全球人口供养,粮食安全,可持续性和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此带来的生态风险和环境安全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尼可地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
大豆细菌性斑疹和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是两种重要的大豆种传细菌病害,地毯草黄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glycines)和丁香假单胞大豆致病变种(Pseudomomas
人工胯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一直是关节置换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疼痛、功能丧失等,不仅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而且还要将所有假体取出.20世纪70年代,人
目的:探讨胸骨裂开的原因,更好地预防其发生,以及应用钛板内固定,增强胸骨稳定性,提高手术后胸骨正中切口裂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33例心胸外科
目的:探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104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52例.两
本论文共分为两部分:1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的结构鉴定:2 棉铃虫植物源信息素的研究。 利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及微化学DMDS衍生化法,鉴定了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应用与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患者例数一共为60例,其入院治疗时间为2015年5月-2017年5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常规
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在急腹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分诊,观察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厅(局):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及国内各地区之间交往的日益增多,各地的宾馆、饭店发展很快。作为流动人员的居住地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