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体外心肺复苏疗效及对海马CA1区神经元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ang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指心脏的正常泵功能突然丧失,导致患者失去意识、呼吸及循环体征的急重症,若未迅速予以纠正,患者将在短时间内猝死。即使现如今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技术已广泛普及,CA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率有所提高,但出院生存率极低,并常伴有严重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PCAS)。随着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的发展,为CA患者提供了新的救治方法,即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已有临床研究提出,ECPR与常规CPR(convention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CPR)相比,有助于减少严重神经系统损伤并发症的发生,但其具体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明晰。因此,本实验旨在建立稳健的大鼠体外心肺复苏模型,对比大鼠ECPR及CCPR两种方法的支持疗效,并就ECPR对海马CA1区保护作用的机制进行初步探索。研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常规心肺复苏(CCPR)组及体外心肺复苏(ECPR)组。三组均吸入七氟烷诱导麻醉,行气管切开术置入自制气管插管,经右股动脉监测血流动力学。Sham组仅行手术操作并结扎对应血管,CCPR组仅行常规心肺复苏治疗,ECPR组建立右颈静脉-尾动脉V-A ECMO环路,CA后行ECMO辅助下心肺复苏,大鼠复苏成功后继续观察60min。三组均持续监测呼吸、肛温及血流动力学,并于窒息前、观察/复苏后30min行血气分析,对比各组生命体征及内环境情况;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材并留存血样,制作石蜡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尼氏染色,观察三组大鼠脑部海马CA1区神经元及尼氏体的数量及形态变化;基于微透析技术进行大鼠脑部海马CA1区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分析,检测各组大鼠CA1区ATP及神经递质的代谢情况;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超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炎性因子,检测各组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的情况。研究结果:18只大鼠中17只建模成功:Sham组均顺利存活至实验终点,ECPR组均成功ROSC,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气结果良好;CCPR组5只成功ROSC,1只抢救失败死亡,余循环稳定,CCPR组按照随机的原则增加1只大鼠。三组大鼠CA前的一般情况,如体重、肛温、心率、MAP、窒息法致CA时间、CA持续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CPR组大鼠的心肺复苏时间短于CCPR组(P<0.05)。与Sham组相比,ECPR及CCPR组复苏后30分钟心率、MAP、肛温、p H、PO2、PCO2及BE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ECPR组与CCPR组相比,复苏后的MAP、心率、p H、BE、PO2、Hct及H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和尼氏染色中,ECPR及CCPR组与Sham组相比,均出现了明显的神经元细胞损伤,但ECPR组神经元及尼氏体数量优于CCPR组。小分子代谢产物检测结果示,与Sham组相比,CCPR组和ECPR组两组的Asp及Gly显著升高,CCPR组的ATP含量降低;与CCPR组相比,ECPR组的Asp及Gly均降低。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发现,ECPR组大鼠海马区抑制凋亡调节蛋白Bcl-2的表达及Bcl-2/Bax比值高于CCPR组(P<0.05)。炎性因子检测后发现,与Sham组相比,ECPR组大鼠的促炎因子TNF-α显著升高(P<0.001)及IL-6升高(P<0.05),CCPR组大鼠的促炎因子TNF-α升高(P<0.05)。研究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无血预充的大鼠ECPR模型且疗效优于常规CPR。ECPR治疗大鼠心脏骤停,对CA后海马CA1区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脑内能量代谢、减轻神经递质对脑组织的损伤及抑制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1)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握力、步速、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等指标,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中肌肉质量减少及肌肉减少症的患病情况,并比较肌量减少患者与非肌量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2)调查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患者中肌量减少及肌少症的患病率是否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DSPN与肌量减少的相关关系,促进对DSPN及肌量减少的认识,加强对DSPN患者肌量减少的
目的:总结辅酶Q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本院确诊的4例辅酶Q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例患儿的临床表现、查体所见、常规辅助检查、肾脏病理结果及遗传性肾脏病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和早期口服辅酶Q10干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病例1为10岁男性患儿,因“发现尿检异常1月余”入院。尿
目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模型是动物实验中常用基础模型,本研究借助CIA小鼠模型,旨在探讨复方夏天无对CIA小鼠治疗效果,为复方夏天无药物更好的走向临床提供一定前期实验室参数。方法:将目标小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A组)、正常组(B组)、阳性组(雷公藤多苷,15mg/kg)(C组)、复方夏天无低剂量组(D组)、复方夏天无中剂量组(E组
目的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型肾积水是一种可能会严重损害患儿肾功能的先天性疾病,其最佳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且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随访方案。本研究探讨了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已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抑制糖代谢酶活性是控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筛选α-葡萄糖苷酶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活性的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中发现卫矛科卫矛属植物爬行卫矛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Mazz.对二者均具有抑制作用。本课题以爬行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细胞空泡毒素基因(vacA)和血型抗原结合黏附基因(babA),进一步对H.pylori细胞毒素相关基因的羧基末端(cagA 3’)可变区和babA基因序列变异及进化特征分析,探寻致癌相关H.pylori亚群。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最终明确H.pylori菌株差异与胃癌风险的关系,以
目的:建立并验证一种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以非侵入性方式预测肺腺癌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突变状态和区分ALK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方法:(1)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9月期间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预测ALK
目的:胆囊神经内分泌癌(gallbladder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GB-NEC)是一组罕见的异质性肿瘤。GB-NEC恶性程度较高,侵袭性较强,患者预后较差。但是目前对于GB-NEC的研究较少,该类肿瘤术前诊断困难,且治疗方案临床上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GB-NE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以提高大家对GB-NEC的认识。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
目的:肝切除术是原发性肝癌的根治性方法之一,然而术后5年的复发率高达50-70%,影响了其治疗效果。研究证实,微血管侵犯(MVI)是肝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对合并有微血管侵犯的肝癌患者术后进行辅助性治疗,将会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本课题将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合并微血管侵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究存在微血管侵犯的肝癌患者于肝癌根治术后行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抗肿瘤药物治
目的:通过研究对比不同类型、不同曲张程度精索静脉的差异性变化,分析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血管病理变化规律,探讨VC发病机制和原理。方法:1.实验组: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男性科自2018-2020年行经外环口以下途径的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microsurgical varicocelectomy,MV)手术的患者,共25例,年龄19-35岁,中位年龄24岁,以术中获取的精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