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沂沭断裂带西缘昌乐县中部地区进行地热资源成热地质条件分析研究,圈定成热地质条件有利区,为寻找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提供依据。通过对区内地热地质条件的调查研究,认为本区理论上具有较好的地热生成环境和赋存条件。地热形成应与地层结构、断裂构造密切相关。从区内所分布的新近纪玄武岩、古近纪五图群、白垩系、古元古代侵入岩的富水性和地层厚度的不确定性、区域地热资源的分布特点等因素考虑,调查重点地区选定鄌部-葛沟断裂的两侧,尤其是次级断裂与鄌部-葛沟断裂的交汇部位。综合运用地质调查、测温、物探、钻探等手段,圈定淳于地热异常区和梁家庄地热异常区2个异常区。两处区域深部(1400~2000m)有低阻异常显示,宽度在600~1000m,具有一定规模。并具有一定的导水性和储水空间,是地热资源形成的有利部位,属于构造热储中的带状热储,确定热储为白垩纪青山群安山岩。其中的热水由浅部冷水通过构造渗入热储部位,经深部地温加热形成。而上部较厚的新近纪、古近纪粘土岩、砂岩及白垩纪大盛群砂岩、粘土岩等,成为良好的盖层。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推断地热异常区的地热水资源概念模型是:地壳深部供热—深大断裂导热—低热导率岩层聚热—侧向地下径流及断裂破碎带补水。热储类型为深循环对流型带状热储。在建立地热水资源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施工地热井的有利位置三处,即淳于预测区(昌热1)和梁家庄预测区(昌热2),其中淳于预测区推荐2个孔位。优先推荐梁家庄预测区孔位。预测孔深为1800±200m。预测淳于预测区和梁家庄预测区1800m深度热储温度分别为41±5℃和61±5℃。预测地热井涌水量为30m3/h±10m3/h。预测地热水矿化度为5~10g/l,应为氯化钠型水或氯化物硫酸盐型水。本次研究为昌乐中部地区地热找矿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初步确定了3处拟井位置,为该区域的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