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微腐败”的生成逻辑及治理路径 ——基于397个案例的分析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腐败”,它和一般腐败一样,是指公职人员公权私用的一种行为。“微腐败”是由微小权力引起的腐败,其核心突出一个“微”,不仅指腐败主体的层级低不被人们注意,也指其容易被人们忽视。“微腐败”打着法律的擦边球,介于“人情”和“理法之间”,在“人情”合法性的外衣下不被人们重视,得以滋生和蔓延。正是由于“微腐败”不起眼,人们认为“微腐败”产生的危害不大,但是实际上,“微腐败”已经严重危害了基层社会的稳定,“微腐败”和“微腐败”亚文化违背了社会的公平性、正义性原则,已经成为了基层社会的重要危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基层微腐败行为的治理,严厉惩治基层“微腐败”行为,消除“微腐败”带来的不良后果,维护社会的稳定。本文以村官为主体,研究村官“微腐败”现象。在现阶段的中国农村,村官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拥有着“村庄当家人”、“政府代理人”、“理性经济人”等多重角色,是连接起人民和基层政府的桥梁,上承政府,协助政府处理政务;下启百姓,了解民情、民意、民众需求。村官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既影响着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又影响着村民对基层政府的形象。因此,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就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够维护村民的利益,又能够对基层政治生态起到净化作用。因此,研究现阶段村官“微腐败”特点、探究村官“微腐败”的生成逻辑及治理路径就尤为重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含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对本文进行大概的介绍,为全文做铺垫。第二部分是相关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腐败、“微腐败”、村官“微腐败”等本文的主要概念进行阐释,然后对本文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以对本文进行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本文从中纪委网站中筛选了村官腐败的相关案例397个,这一部分主要是根据案例分析了村官腐败的类型、特征、村官腐败内容演变以及发展趋势。第四部分分析村官“微腐败”的生成逻辑。本部分遵循的思路是产生腐败动机——获得腐败机会——产生腐败行为,从动机——机会——行为出发,完整系统的分析村官的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以及其行为造成的危害。第五部分是针对村官“微腐败”提出治理对策。提出了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治理体系。第六部分是结语,对前文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其他文献
历史思维能力作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对新时代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英国历史教育中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是随着英国历史科课程改革逐渐发生变化的。20世纪60年代,拥有独立学科地位的历史科受到综合学科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冲击,再加上传统历史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将历史科视为一门无聊的学科,此时的历史科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此背景下,英国一些历史教育学家提出“新历史科”理念,推动了历史
南宋末年,蒙古军队大举入侵南宋,四川因独特的地理位置遭到蒙军的重点进攻。为抵御蒙古军队的入侵,南宋根据四川地区山形水势修筑山城,形成山城防御体系。四川合江县境内的榕山城、安乐山城和神臂城是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山城建成以来,宋蒙双方在此展开激烈的争夺,特别是神臂城自淳祐三年(1243)修建到景炎二年(1277)陷落,历时34年,五次易手,足见合江山城的重要性。榕山城始建于南宋嘉熙三年(12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订的《中外历史纲要》是我国现今最新版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历史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料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对于历史教科书的研究也受到不少学者的青睐。因此,对于此版历史教科书的研究对教师的教学非常有参考价值。《中外历史纲要》不仅恢复了通史的叙述框架,在世界史内容上也投给了非洲更多的关注,中国和非洲在经济方面的合作已经成为南南合作的一个样板,因此在文化教育
随着《重庆市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后简称《通知》)的颁布,重庆市开始实施高考改革。高考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在落实改革目标、推进高考改革进程的过程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出现了不少新情况。为了更好地落实高考改革,调研、分析、解决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巴蜀中学为例,对重庆高考改革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与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对巴
发展入境旅游有助于推动中外双方的文化与经济交流,同时入境旅游在展示中国新时代形象方面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川、渝两地在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方面具有共性。本文从旅游客流量、外汇收入、旅游流质、客源市场和亲景度与竞争态等方面,分析了川渝地区入境旅游时空演化特征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在入境旅游客流量和外汇收入方面,川渝地区都随时间推移而增长,且处于较为均衡的发展过程,但是四川的波动幅度大于重庆。入境客流上,
川南经济区由自贡、内江、泸州、宜宾四个地级市组成,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与绝佳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条件,是旅游资源较富集的区域,区内共有A级景区119个,各类星级酒店40余所,旅游接待能力与服务能力较强。全域旅游自2016年被正式提出,如今已成为重要战略,全国上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川南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整体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区域内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也各有差异,旅游知名度与
自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针对于新时期的课程改革发文,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后,对培养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有了新的要求。随后,高考作为教学评价的机制与进修选拔的指向标也在这一时期进一步发生了改变。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并于2017年形成《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达成了高考评价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的内在统一。在社会发展与考试制度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有必要从
随着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该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会计专业作为中职学校重点培养的专业之一,提升其教学质量更是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但从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效果来看,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并没有较好地融合。中职会计实训课程存在教学方式守旧、学生接受度偏低、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教学效果较差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各国各地区必须面对的问题,老龄事业的发展事关老年群体生活质量,有利于解决老龄化相关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于21世纪初不断出台文件加强老龄事业建设。近年来老龄事业发展现状及水平如何,也成为老龄事业乃至人口老龄化研究的重要部分之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借鉴相关学者研究,从“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社会参与”和“发展及权益保障”五大维度,共16
地理图像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是地理课堂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地理图像的应用,而当前社会发展迅速,部分图像更新不及时或是图像数量众多,寻找满足教学需要的图像花费更多时间,同时地理必修1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对于相关图像开发的需求迫切。基于以上背景,在现代地图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下,应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与课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