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合江南宋山城遗址调查与研究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b82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末年,蒙古军队大举入侵南宋,四川因独特的地理位置遭到蒙军的重点进攻。为抵御蒙古军队的入侵,南宋根据四川地区山形水势修筑山城,形成山城防御体系。四川合江县境内的榕山城、安乐山城和神臂城是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山城建成以来,宋蒙双方在此展开激烈的争夺,特别是神臂城自淳祐三年(1243)修建到景炎二年(1277)陷落,历时34年,五次易手,足见合江山城的重要性。榕山城始建于南宋嘉熙三年(1239),位于四川省合江县榕山镇的榕山顶上,现存遗迹主要有城门6座及其两侧城墙、水池两处、道路遗迹等;安乐山城修建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城西面约5公里的安乐山上,现存遗迹主要有内外西门基址及两侧城墙、南门外的摩崖造像和道路等;神臂城是由曹致大于南宋淳祐三年(1243)修建,位于四川省合江县神臂城镇的神臂山上,现存遗迹有城门6座及其两侧城墙、一字城2条、炮台1座和校场坝等。合江南宋山城形成的泸南防御体系,不仅是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更是沿江防线城市中泸州城市防御圈的主体部分,其下游保卫重庆,是重庆西边的屏障;上游连接嘉定,是巴蜀地区“保一江以自守”中间地带,是重庆和嘉定联系的纽带。泸南防御体系在宋元战争中作用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蒙古军队在四川的攻势,延长了宋祚。宋元之后,尤其是在明清动乱时期,南宋合江山城又得到了重新利用,原有的山城本体得到加固重建,南宋积累的修城经验得到效仿和推广,在合江明清寨堡体系的建立、民众避乱自保的历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当代社会对人才也提出新要求。教育部提出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应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处在化学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第一个维度,其重要的地位与学科的自身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化学学科知识是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离子平衡”相关知识分布在化学学习的各阶段且涉及微粒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学生难以从宏观层面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因此在分析“离子平衡”化学学习阶
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的教育革新、课程改革、高考改革都在大力倡导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发展个性教育,隐性分层教学应时而生,并且倍受教育者的关注与青睐。隐性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教学活动、课堂提问、分层典例等,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人人有所学、人人有所得”,落实因材施教,培养新时代人才。SOLO理论是一种新型的质性评价理论,可测试被试者的思维方式与反应水平,将其运用
针对日益严峻的“舌尖上的安全”问题,人们对蔬菜和水果的关注度不仅仅只停留在产品的外观以及口感,而是越来越关注农药残留问题。目前,农药残留已成为蔬菜和水果主要的质量安全问题,加大对市售蔬果中的农药残留的检测和监管工作势在必行。就南充市而言,在2020年食用农产品抽检比例已达到了每千人一批次。本研究针对南充市售典型蔬果中的常见农药残留开展了详细研究,建立了南充市农残的分布规律,并结合检测结果对农药残留
从事任何一项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尤其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光有干劲是不行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懂得按规律办事。对我们党来说,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不仅能为治国理政提供丰厚的理论滋养,也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习近平强调,如果我们党缺乏科学的理论思维作支撑,我们就很难应对前进路上的风险与挑战,就无法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就不能继续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米仓道是古代蜀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汉中翻越米仓山进入蜀地,一直通往巴州一带,是一条从汉中入川的重要蜀道。明清之际,米仓道沿线城镇步入稳定发展的时期,形成了以南郑县、南江县、通江县、巴州为主要州县,诸多中小型乡场市镇环绕其间的分布格局。研究这段时期米仓道沿线城镇的动态发展,可以加深、拓展米仓交通的研究,探清明清汉中、巴中之间的行政规划,帮助理解明清米仓道沿线经济与文化的空间分布,分析出城镇兴起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育在目标诉求、内容机构、学业质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历史漫画兼具幽默性、讽刺性以及哲理性,是创设历史情境和再现历史信息的绝佳素材。一方面,在课堂上适当“植入”历史漫画,能够与历史教材的内容相辅相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当前历史教学评价机制日益多元化,载体日渐丰富,历史漫画在我国高考评估中
进入21世纪,国际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我国于2001年开启了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的一代新人,因此,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日益受到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的关注。笔者自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初中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本文从个人实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狠抓信息化建设等办学标准,对于中职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涉及的知识点理论性偏强、知识繁杂、概念抽象,这对文化知识本就薄弱且学习能力、个人实践能力匮乏的中职学生来说更加难以理解。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教学资源、促进对相关知识理解与掌握,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近年来,伴随
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落实新课改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所以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其重要;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制约,其教育和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不管是学生基础、教师水平、教学模式、教育环境或是其他方面都远不如发达地区,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就更应该积极思考如何争取每节课都能以最优的效率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获得进步和发
历史思维能力作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对新时代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英国历史教育中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是随着英国历史科课程改革逐渐发生变化的。20世纪60年代,拥有独立学科地位的历史科受到综合学科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冲击,再加上传统历史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将历史科视为一门无聊的学科,此时的历史科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此背景下,英国一些历史教育学家提出“新历史科”理念,推动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