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响应气候变化主要因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初步解析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zhao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气候变化伴随着CO2浓度、温度的升高及部分地区干旱的加剧。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研究小麦对未来气候变化主要因子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冬小麦品种旱选3号和烟农19为试材,利用开顶式气室(OTC)模拟未来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水旱环境以及当前气候环境条件下的水旱环境,共设置4个处理:常温+正常CO2浓度+灌溉(NT+NC+WW),常温+正常CO2浓度+干旱(NT+NC+DS),高温+高CO2浓度+灌溉(HT+HC+WW),高温+高CO2浓度+干旱(HT+HC+DS)。每个处理下设置4个播期,比较分析4个处理下不同播期的光合、农艺及产量相关性状,确定当前以及未来气候环境背景下的最佳播期。在OTC室设置四个处理:高温+高CO2浓度+灌溉(HT+HC+WW),高温+高CO2浓度+干旱(HT+HC+DS),高温+正常CO2浓度+灌溉(HT+NC+WW),高温+正常CO2浓度+干旱(HT+NC+DS),于最佳播期播种,比较分析灌浆期间旗叶光合、农艺及产量相关性状,探讨CO2浓度、水分及互作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对烟农19不同环境下抽穗期、花后23d的旗叶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不同CO2浓度和水分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基因,初步解析小麦响应未来主要气候变化因子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环境下农艺及产量相关性状、SPAD、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综合分析,发现不论水分条件如何,当前气候条件下,小麦的最佳播期为10月上中旬(10月11日前后);而未来气候环境下,小麦的最佳播期为10月下旬(10月24日-10月29日)。2.综合分析CO2浓度、水分及互作对两个品种农艺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发现CO2浓度对穗长、结实小穗数、有效分蘖数和经济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水分对株高、千粒重、有效分蘖数、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有显著影响;CO2浓度与水分互作对经济产量有显著影响。3.OTC室高温环境下,高CO2浓度影响小麦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从返青到成熟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均提前,生育期缩短,提早成熟1-11 d;干旱使两个品种提早成熟3-13 d;高CO2浓度/干旱互作下,与正常CO2浓度/灌溉相比较,两个品种成熟期提前10-14 d。4.OTC室高温环境,灌溉条件下,高CO2浓度处理的WUE显著大于正常CO2浓度处理;干旱条件下,高CO2浓度处理的Ci、WUE均显著大于正常CO2浓度处理。不论水分条件如何,高CO2浓度处理的Gs显著小于正常CO2浓度处理。相同CO2浓度条件下,干旱处理的SPAD、Pn、Tr、Gs、Ci均显著小于灌溉处理。CO2浓度与水分的互作效应并不显著。5.OTC室高温环境,灌溉条件下,高CO2浓度处理的qp、Fv’/Fm’均显著大于正常CO2浓度处理;干旱条件下,高CO2浓度处理的Fv/Fm、ETR均显著大于正常CO2浓度处理。不论水分条件如何,高CO2浓度处理的NPQ显著小于正常CO2浓度处理。相同CO2浓度条件下,干旱处理的qp显著小于灌溉处理。CO2浓度与水分的互作效应并不显著。6.分析抽穗期灌溉条件下高CO2浓度与正常CO2浓度相比的DEGs,发现编码β-呋喃果糖苷酶(INV)的基因上调表达;而编码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的基因下调表达。表明灌溉条件下,高CO2会使小麦在抽穗期即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过程中,减少碳固定,降低光合能力,但会分解更多的单糖并释放能量来维持这一过程。7.分析花后23d灌溉条件下,高CO2浓度与正常CO2浓度相比的DEGs,发现编码1,4-α-葡聚糖分支酶(GBE)、光系统Ⅰ亚基、光系统Ⅱ蛋白、细胞色素c6、铁氧还蛋白(Fd)、质体蓝素(PC)、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复合体(LHCB)、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DL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热激蛋白(HSPs)等相关基因上调表达;编码INV、海藻糖6-磷酸合酶(TPS)、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等的相关基因下调表达。表明灌溉条件下,高CO2会使小麦光合能力增强,光合产物增多,光能利用率提高,糖酵解作用受到促进,活性氧的积累减少,抗逆增强;糖异生作用受到抑制,蔗糖分解为果糖的能力下降,海藻糖的合成减少。8.分析花后23d干旱条件下,高CO2浓度与正常CO2浓度相比的DEGs,发现编码INV、蔗糖合酶(SUS)、光系统Ⅰ亚基、光系统Ⅱ蛋白、细胞色素b6、Fd、LHCB、6-磷酸果糖激酶-1(PFK1)、果糖二磷酸醛缩酶(FBA)、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SOD、过氧化氢酶(CAT)、HSPs等相关基因上调表达;编码己糖激酶(HK)、1,6-二磷酸果糖磷酸酶(FD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等相关基因下调表达。表明干旱条件下,高CO2浓度会使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的能力提高,合成淀粉的能力增强,光合能力增强,光能利用率提高,可溶性糖的积累和叶绿素的合成增多;叶片的氧化伤害减轻,抗逆性增强。9.分析花后23d高CO2浓度条件下,干旱与灌溉相比的DEGs,发现编码INV、SUS、海藻糖6-磷酸磷酸酶(TPP)、1,4-α-葡聚糖分支酶(GBE)、淀粉合酶(SS)、光系统Ⅰ亚基、光系统Ⅱ蛋白、细胞色素b6、Fd、LHCB、HK、PFK1、FBA、丙酮酸脱羧酶复合物(PDHC)、乌头酸酶(ACO)、苹果酸脱氢酶(MDH)、HSPs等相关基因上调表达;编码丙酮酸激酶(PK)、GSTs、Apx、SOD、PAL、POD相关基因下调表达。表明高CO2浓度下,干旱会使得小麦蔗糖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的能力增强,合成淀粉的能力增强,糖异生作用会受到促进,叶片的氧化伤害减轻,促进可溶性糖的积累和叶绿素的合成;抑制糖酵解作用,活性氧积累增多,膜脂过氧化,降低抗逆性。10.分析花后23d正常CO2浓度条件下,干旱与灌溉相比的DEGs,发现编码GBE、LHCB、光系统Ⅱ蛋白等相关基因上调表达;编码TPS、TPP、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OGDC)、GSTs、Apx等相关基因下调表达。表明正常CO2浓度条件下,干旱会使合成淀粉的能力及光合能力增强,光能利用率提高;蔗糖分解为果糖的能力下降,海藻糖的合成减少,抗逆性减弱,TCA循环减弱,清除活性氧速度减慢,活性氧积累增多,降低抗逆性。
其他文献
葡萄糖不仅能为植物提供营养和能量,而且可作为信号分子,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等生命活动。外源葡萄糖通过转运蛋白进入细胞,经己糖激酶磷酸化参与细胞糖酵解等途径,进而为诸多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低等植物真核藻类种类繁多,结构简单,大多以自养、异养、混养等不同营养方式进行生长。充分利用光合生物的异养能力是获得高生物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基因工程改变藻类营养模式是提高其生物量的一种有效策略,也是当
学位
小麦是氮肥需求量较大的作物,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氮肥的投入对小麦产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氮肥的大量施用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污染和资源浪费。由于小麦氮效率存在着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且不同品种对氮肥的响应有高低之分,因此,在缓解农业环境风险和保障生产的前提下,挖掘耐低氮胁迫相关基因资源,培育耐低氮胁迫高产小麦新品种是促进小麦绿色生产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389份小麦品种组成的自然群体为供试材料,利用6
学位
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脂,其蛋白质含量是鸡蛋和猪肉中蛋白质含量的2至3倍,油脂也是人类所需植物油脂的重要来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中国曾是世界上大豆产量以及出口量最高的国家,但随着种植成本增加等原因,大豆的种植效益低下,产量与其他大豆主产国相比差距较大,因此中国只能通过大量进口国外大豆来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大量的进口为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提高大豆产量是目前大豆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位
药物递送是通过特定的手段使活性药物成分有效地递送到目的部位,以在人类或动物中实现治疗效果的方法或过程。递送系统在控速给药、靶向给药、药物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药学、材料学和生物医学等相关领域的进步,从纳米尺度、细胞尺度到智能靶向递送等技术的发展使药物递送系统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投入和市场份额持续快速增长。通过对不同载药系统的递送机制及特点进行阐述
期刊
报纸
利用GC-MS技术测定分析17年生和10年生翅荚木人工林木材甲醇提取物和三氯甲烷提取物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17年生和10年生翅荚木人工林木材甲醇提取物多数成分均为含氧化合物,有己酸、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香兰素、2,4-二叔丁基苯酚、丁香草酮、3,4,5-三甲氧基苯酚、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4-羟基-2-甲氧基肉桂醛、
期刊
谷子去壳后称为小米,是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的古老作物。谷子作为杂粮之一,食用价值很高,其保健功能日益受到重视。谷子中的类黄酮次生代谢物多数具有保健功效,但目前对其关键基因研究较少。本研究对谷子类黄酮代谢通路的基因进行鉴定和分析,分析了谷子灌浆不同时期籽粒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方法,以类黄酮代谢途径相关基因为核心构建共表达网络,主要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谷
学位
为探讨不同贮藏温度下马铃薯各品质指标含量、各种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明确马铃薯最佳的贮藏方式。本试验在贮藏初期测定了52份不同品种马铃薯的相关品质指标,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对其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依据专用马铃薯的具体要求,筛选出36个不同用途的马铃薯品种进行贮藏试验,比较了不同贮藏条件下品质指标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明确了其变化趋势;并对淀粉、还原糖相关基因做表达量分析。具体结果如下:1、
学位
棉花远缘杂交是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野生种具有许多栽培棉所没有的优良性状,将野生棉的优良性状导入陆地棉中,培育具有抗逆性的优良品种,能有效拓宽棉花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合成的陆地棉与野生斯特提棉远缘杂种F1为材料,对其进行形态学、细胞遗传学以及SSR分子标记鉴定之后对得到的杂种F1进行了多倍体诱变获得新的异源六倍体新种质M1(AADDCC),并将M1代种子种植。经过棉花正常的生长
学位
衰老是作物生长发育必经的最后阶段,衰老的快慢受叶绿素的降解速率直接影响,衰老过快会因光合同化量减少造成产量降低,因此,解析叶绿素降解机制可为选育持绿高产品种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发现,SGR(Stay-Green)基因在拟南芥的叶绿素降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小麦中的相关研究较少。课题组前期已经克隆了TaSGR的全长基因序列与和编码序列,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晋麦39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处理下TaSGR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