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1.本研究旨在探讨伯氏疏螺旋体(B.burgdorferi)及其膜蛋白BmpA与恒河猴大脑额叶皮层组织块相互作用的体外模型中细胞因子的表达。2.研究伯氏疏螺旋体及其膜蛋白rBmpA对人小胶质细胞产生IL-6的影响。[研究内容和方法]1.探讨活体伯氏疏螺旋体及其膜蛋白BmpA与恒河猴大脑额叶皮层组织块相互作用的体外模型中细胞因子的表达。(1)实验组:对照组、rBmpA实验组、伯氏疏螺旋体实验组。(2)使用Quantibody(?)非人类灵长类细胞因子阵列1(10种非人类灵长类细胞因子的定量测量)评估培养基中细胞因子的浓度。(3)用RayBio猕猴IL-6和TNF-α ELISA试剂盒检测IL-6和TNF-α的含量。新鲜采集的额叶皮质脑组织在尸检时立即从恒河猴身上采集,并用PBS清洗两次。然后将额叶皮质组织切片。每段重0.5g,置于含有4ml 10%FBS-RPMI 1640培养基(对照组)或4ml 1 ×107/mL伯氏疏螺旋体菌悬液(实验组)或4ml 40ug/mL rBmpA溶液(实验组)的单独T-25细胞培养瓶中,并在37℃下用5%CO2的增湿培养箱中培养6h,12h、分别为24小时。在培养时间结束时,收集培养基,首先对Quantibody(?)非人类灵长类细胞因子阵列Ⅰ进行细胞因子检测,然后使用ELISA技术确定IL-6和TNF-α浓度。2.研究伯氏疏螺旋体及其膜蛋白BmpA对人小胶质细胞产生IL-6的影响。(1)实验组:PBS(对照组)、rBmpA实验组、伯氏疏螺旋体实验组。(2)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6的表达浓度。(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IL-6的mRNA水平。人小胶质细胞HMC3细胞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将适宜的PBS、伯氏疏螺旋体i和rBmpA制剂加入相应的刺激组,分别培养6h、12h、24h和48h,培养结束后收集培养液,用Trizol完全溶解细胞,收集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6的浓度,实时PCR法检测细胞中IL-6的mRNA水平。[结果]1.细胞因子阵列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IL-6、IL-16和TNF-α三种细胞因子均升高。-IL-6:刺激后6h和12h,rBmpA蛋白诱导的IL-6产生量最高。-IL-16:刺激后6h,伯氏疏螺旋体诱导的IL-16产生量最高,刺激后12h,rBmpA蛋白诱导的IL-16产生量最高。-TNF-α:刺激6h和12h后,rBmpA蛋白诱导的TNF-α产生量高于对照。2.RayBio猕猴IL-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表明,rBmpA蛋白在刺激后6h和12h较对照组显著增加IL-6的产生。RayBio猕猴TNF-α ELISA结果显示,刺激6h后,伯氏疏螺旋体开始产生TNF-α,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刺激12h后,rBmpA开始产生TNF-α,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3.HMC3细胞与rBmpA和伯氏疏螺旋体共培养6h、12h、24h和48h后,IL-6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rBmpA和伯氏疏螺旋体共培养6h、12h、24h和48h后,IL-6的相对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1.伯氏疏螺旋体和rBmpA可诱导脑组织和小胶质细胞产生IL-6、TNF-α等炎症介质。2.伯氏疏螺旋体和rBmpA可刺激小胶质细胞产生炎症介质,导致脑损伤和莱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