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直流电源变换系统传导电磁干扰分析与抑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动力汽车相比传统汽车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问题更加突出,其车载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产生的强烈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 EMI)会对自身系统和车内其它系统造成干扰影响。为了解决混合动力汽车大功率电力电子系统的EMC问题,本文重点研究车载大功率直流电源变换器系统EMC问题,掌握该系统的EMI测量方法、产生机理、传播路径、预测模型和优化方案,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以推广到解决车载其它EMC问题较突出的系统研究中,能够为混合动力汽车EMC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有:1)采用消耗型铁氧体磁环对直流电源变换系统线束EMI进行排查,对多个线束上的EMI信号进行独立测量,获得直流电源变换系统单独产生的EMI水平。采用小波变换分解EMI信号并提取对应的小波系数,基于各分解尺度下的小波系数计算出了干扰信号频域内的三种特征参数:累积能量参数、突变参数和不平衡参数,该特征参数能够表征时域EMI信号的频域特征。2)通过对直流电源变换器系统EMI产生机理分析,建立了产生干扰振荡波形的等效电路模型,并推导出振荡波形的数学表达式,该数学模型能够表征干扰波形的主要特征。在EMI传播路径研究过程中,依据变压器主电路中变压器的结构和初次级线圈之间寄生电容的分布,建立了EMI通过变压器的耦合路径模型。推导出了EMI从初级绕组耦合到次级绕组的机理,并定性分析出降低EMI耦合作用的三种方法。3)建立了直流电源变换器系统传导EMI预测模型,包含的子模块主要为:基于传输线理论的电缆模型、基于多软件联合仿真计算的变压器和带铁芯电感的“实体-场-路”模型、干扰源的集中等效模型、基于静电场有限元方法的寄生电容计算模型。将各个模块的模型集合成系统仿真模型,仿真计算得到系统的传导EMI水平,并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该系统EMI预测模型的准确性。4)基于直流电源变换器系统差模和共模EMI传播路径,分别建立其等效电路模型,分析得出功率器件对机壳的寄生电容是影响系统共模EMI水平的重要因素,提出通过改变寄生电容大小的方法来改善系统EMI。通过仿真分析增大功率器件导热片与散热器之间导热硅脂的填充厚度,减小导热片与散热器之间导热硅脂的介电常数,以及减小功率模块导热片的面积这三种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共模EMI水平,并根据实验条件验证了前两种优化方法在低频段抑制传导EMI的正确性和有效性。5)设计研究了电源变换器系统EMI滤波器。通过测量直流电源变换器系统干扰源内阻抗和电源线EMI水平,建立滤波器的高频等效电路模型并提取参数,通过对滤波器插入损耗的仿真验证了滤波器的有效性,并将设计制作的滤波器加入直流电源变换器系统进行滤波效果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EMI滤波器能够有效地抑制变换器系统电源线上的传导EMI水平,并且弥补了导热硅脂只能抑制低频EMI的缺陷。
其他文献
在现代,空间环境中的各种飞行器对军事和民用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对这些空间目标的识别和探测也将有更大的意义。空间目标的红外特性是在对其进行探测和识别时的一个重
当代对于光纤光栅研发和应用正渐渐地透入光纤通信的各个分支中,包括波分复用系统的合波/分波、色散补偿、光纤放大器的增益平坦等,通过对光栅和光通信器件的应用研究,能够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证券业也得以蓬勃发展。但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市场发展的不完善。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仍处于低效率运行的状态,在市场规范和运行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选择地铁方式出行的人群越来越多,一旦发生危险会对人身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目前,大多数研究方向在单次预测(比如体育馆有大型活动)或者事故后
战略执行不力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对企业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从理论研究、战略制定与战略执行关系、战略落地、组织内部执行力等4个方面对企业战略执行不
本文运用人类学族际关系理论 ,对安多这个多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做了类型分析 ,并就其不同特点做了对比分析 ,以尝试从宏观的角度把握该区域复杂的族际关系脉络
当前数字校园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抓手,成都市着眼于全域教育信息化提升,整体打造数字校园,以“标准驱动、创新驱动、示范驱动”为实施策略,推动数字校园在成都市中小学
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方法有大地电磁测深法(MT)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还有其余的频率域电磁法,它们是金属矿产勘探、石油探测、地热研究、深层地球物理勘探的有效方
本文综述了聚乙烯行业的市场现状,分析了乙烯三聚生产1-己烯和1-己烯共聚聚乙烯的可行性,指出加强1-己烯共聚聚乙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是突破目前聚乙烯行业通用料竞争激烈,经济效
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EDA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缺的设计方法。集成电路的复杂度和操作速度随着电路的规模快速增长,此时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出现为集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