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5/HEVC中R-λ模型码率控制算法研究与实现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x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IP技术、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及多媒体业务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视频的质量及观看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视频本身特点决定了其相对于语音和文字来说包含有更大的信息量,因此视频的数字化传输则需要进行压缩编码。在视频压缩编码中,码率控制技术用于对编码传输码率大小的控制,使之与信道带宽相适应。随着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标准H.265/HEVC的问世,H.265/HEVC的码率控制算法也应运而生。H.265/HEVC视频编码标准中基于R-λ模型码率控制算法,其码率控制精确度高、码率传输更稳定。但在图片层的比特分配中,未能充分考虑编码视频的内容特性;在编码单元层比特分配时,未完整利用编码控制信息;以及参数更新时,通过相邻已编码图片/单元的参数(old olda、b)进行更新参数,只能近似接近当前编码单元的参数特征。基于该类算法存在的不足,本文做了如下方面的研究:首先研究介绍H.265/HEVC视频编码标准的产生背景及发展的历程,在编码基本架构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重点提到新增的特色关键技术。阐述码率控制产生的背景、原理;研究码率控制算法中的理论基础:率失真优化基本理论,以及各类率失真优化模型的建立。分析不同阶段视频编码标准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码率控制算法,重点深入分析H.265/HEVC码率控制算法的发展历程,以及H.265/HEVC中两类率失真优化模型的码率控制算法。其次针对H.265/HEVC基于R-λ模型码率控制算法中,在图片层的比特分配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对应的码率控制优化算法,此算法主要通过图片的率失真优化性能理论,优化图片层比特分配中分配权重的计算式;同时根据缓冲区的占用率(充盈度)动态调节编码图片层的比特分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HM14.0码率控制算法三分量峰值性噪比增益至少提高0.88d B,编码传输比特每帧至少降低1.09%,编码时间至少减少1.77%。最后在对基于R-λ模型码率控制算法的研究中,分析其编码单元层比特分配精度不够以及对参数更新过程中存在不足。本文随后提出该部分的优化算法,利用当前编码单元的原始比特值,重构比特分配权重进行编码单元层的比特分配;通过当前编码图片/单元的失真度与视频序列内容结构进行参数(a、b)更新。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HM13.0码率控制算法三分量峰值性噪比增益至少提高0.81d B,编码传输比特至少降低0.24%,编码时间至少减少0.33%。本文所提出的两类优化算法相较于基于R-λ模型的码率控制算法,在控制码率传输波动和码率控制精度以及码率控制编码效率方面均具有更突出效果。
其他文献
近几年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迅速,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但同时有一些授权频段的频谱利用率很低,认知无线电技术对此提供了解决方案。认知无线电感知用户通过寻找空闲频谱资源,在
认知无线电技术与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结合形成了认知MIMO技术,能够获得更大的自由度,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和频率利用率。本文主要研究点对点的包含一个主
合成孔径雷达由于具有全天时、全天候、成像分辨率高等显著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和民用遥感的各个领域中。然而,不同于自然图像,SAR的相干成像原理造成所成图像中含有大
遥感图像是探测地物目标综合信息最直观、最丰富的载体,由于天气因素影响,遥感图像中经常有区域被云层覆盖,导致无法获得云层下面地表信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数据利用率,使得图像识
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电动车行驶控制器的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的智能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解决了传统电动车行驶控制器产品测试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测试数据不够准确、测试效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焦点,它融合了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代替人类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节点能够准确定位是无线网络提供的重要服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和高速列车的快速发展,列车通信网络的自主研发与设计在高速铁路的研究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列车内部控制命令和状态信息的传输通道,列车通信网络正常工作
射频接收机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射频模块,其主要作用是对天线接收到的微弱射频信号进行放大、下变频和解调处理以恢复出原始信号。低噪声放大器作为接收机的关键部分,其
对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一直是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源动力。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移动通信系统在覆盖范围、系统容量、业务动态性等方面的矛盾不断增加,突出表现在频谱资源严重
随着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日益发展,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认知用户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并且根据环境配置自身传输参数,因此认知无线电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