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日益发展,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认知用户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并且根据环境配置自身传输参数,因此认知无线电网络容易受如电子欺骗攻击,多面攻击和干扰攻击等影响。例如在分布式广播通信过程中,敌意干扰器可以通过干扰控制信道导致整个通信网络瘫痪。为此,本论文分别从攻击检测和抗敌意干扰角度分析了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安全问题。 首先,本论文根据接收强度信息(Receivedsignalstrength,RSS)特点,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子欺骗攻击检测机制。该方案提取用户的RSS作为特征指纹信号,采用BP神经网络对采集的特征指纹信号进行分类,以此检测电子欺骗攻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传感器的认知无线电网络安全机制,其中传感器测量各个无线信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在该机制中,相邻的传感器之间交换RSS信息,联合检测电子欺骗攻击,多面攻击和恶意干扰攻击,进而利用该方案的定位算法定位攻击者。与以往基于RSS的检测方案不同,本方案不仅可以精确地检测多种攻击类型,并同时定位攻击者,而且还可以应对攻击者调整其发射功率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攻击行为和定位攻击者。 针对广播通信中存在的敌意干扰,本论文研究了基于非协调跳频的抗敌意干扰协作广播机制。不同于传统的无线网络广播通信中干扰问题,本论文考虑主用户和认知用户共享授权频段场景下,认知节点广播过程中存在的敌意干扰问题。在通信双方无需物理层密钥的条件下,认知节点通过感知授权信道,动态的接入空闲信道进行广播,通过各个节点的信道选择策略抵抗网络中的敌意干扰攻击行为,并且将已经成功接收信息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帮助源节点转发信息完成广播通信。该方案不仅提高频谱利用率,减小广播时延,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广播能量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