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安全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j35wm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日益发展,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认知用户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并且根据环境配置自身传输参数,因此认知无线电网络容易受如电子欺骗攻击,多面攻击和干扰攻击等影响。例如在分布式广播通信过程中,敌意干扰器可以通过干扰控制信道导致整个通信网络瘫痪。为此,本论文分别从攻击检测和抗敌意干扰角度分析了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安全问题。  首先,本论文根据接收强度信息(Receivedsignalstrength,RSS)特点,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子欺骗攻击检测机制。该方案提取用户的RSS作为特征指纹信号,采用BP神经网络对采集的特征指纹信号进行分类,以此检测电子欺骗攻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传感器的认知无线电网络安全机制,其中传感器测量各个无线信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在该机制中,相邻的传感器之间交换RSS信息,联合检测电子欺骗攻击,多面攻击和恶意干扰攻击,进而利用该方案的定位算法定位攻击者。与以往基于RSS的检测方案不同,本方案不仅可以精确地检测多种攻击类型,并同时定位攻击者,而且还可以应对攻击者调整其发射功率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攻击行为和定位攻击者。  针对广播通信中存在的敌意干扰,本论文研究了基于非协调跳频的抗敌意干扰协作广播机制。不同于传统的无线网络广播通信中干扰问题,本论文考虑主用户和认知用户共享授权频段场景下,认知节点广播过程中存在的敌意干扰问题。在通信双方无需物理层密钥的条件下,认知节点通过感知授权信道,动态的接入空闲信道进行广播,通过各个节点的信道选择策略抵抗网络中的敌意干扰攻击行为,并且将已经成功接收信息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帮助源节点转发信息完成广播通信。该方案不仅提高频谱利用率,减小广播时延,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广播能量损耗。
其他文献
编码视频数据通过信道传输时,由于信道的物理缺陷和编码视频数据的自身特点,会发生传输错误及错误传播现象。这些现象会导致接收端重建视频质量的下降。我们需要对传输错误及错
近几年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迅速,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但同时有一些授权频段的频谱利用率很低,认知无线电技术对此提供了解决方案。认知无线电感知用户通过寻找空闲频谱资源,在
认知无线电技术与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结合形成了认知MIMO技术,能够获得更大的自由度,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和频率利用率。本文主要研究点对点的包含一个主
合成孔径雷达由于具有全天时、全天候、成像分辨率高等显著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和民用遥感的各个领域中。然而,不同于自然图像,SAR的相干成像原理造成所成图像中含有大
遥感图像是探测地物目标综合信息最直观、最丰富的载体,由于天气因素影响,遥感图像中经常有区域被云层覆盖,导致无法获得云层下面地表信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数据利用率,使得图像识
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电动车行驶控制器的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的智能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解决了传统电动车行驶控制器产品测试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测试数据不够准确、测试效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焦点,它融合了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代替人类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节点能够准确定位是无线网络提供的重要服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和高速列车的快速发展,列车通信网络的自主研发与设计在高速铁路的研究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列车内部控制命令和状态信息的传输通道,列车通信网络正常工作
射频接收机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射频模块,其主要作用是对天线接收到的微弱射频信号进行放大、下变频和解调处理以恢复出原始信号。低噪声放大器作为接收机的关键部分,其
对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一直是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源动力。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移动通信系统在覆盖范围、系统容量、业务动态性等方面的矛盾不断增加,突出表现在频谱资源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