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p/Al复合材料切削亚表面损伤深度建模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if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p/Al)复合材料以其高强度、高耐磨性和低热膨胀等突出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军工等关键制造领域。SiCp/Al复合材料加工过程中刀具-颗粒-基体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工件材料产生严重的亚表面损伤。这不仅会加剧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还会极大降低材料的疲劳性能,限制其可靠性应用。因此,研究SiCp/Al复合材料切削亚表面损伤特性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提高该材料零件在关键领域的可靠性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SiCp/Al复合材料切削亚表面损伤深度预测解析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SiC增强颗粒特性、刀具磨损以及热-机械应力耦合因素的影响。首先,基于滑移线场理论建立了切屑形成力的预测模型;根据二体磨料磨损和三体磨料磨损理论对刀具-颗粒-切屑之间的摩擦力进行了表征建模;基于后刀面磨损应力方程构建了刀具-工件之间的摩擦力的解析模型。通过建立抛物线机械载荷分布模型和热载荷温度场模型分别获得了切削亚表面任意一点处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最后,对机械应力和热应力进行耦合叠加,并引入von Mises屈服准则来确定亚表面损伤深度。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不同进给量和刀具磨损下的SiCp/Al复合材料直角切削实验。提取工件试样亚表面处显微硬度的变化来表征亚表面损伤深度。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模型的平均误差为7.8%。此外,系统分析了切削参数、刀具磨损、应变率系数以及热/机械应力对SiCp/Al复合材料亚表面损伤深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应变率系数对亚表面损伤深度几乎没有影响。与热应力相比,机械应力是影响亚表面损伤深度的主要因素。研究了SiCp/Al复合材料切削亚表面损伤形成机理。其中,SiC颗粒和铝合金基体在剪应力作用下会产生与加工表面约45°的裂纹;颗粒受材料塑性变形的影响发生旋转和移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以及拉伸试验研究了亚表面损伤深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p/Al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随亚表面损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εxx最大负应变和εyy最大正应变都随着亚表面损伤深度增加而增加,εyy最大正应变仅在高应力状态下对亚表面损伤深度表现出敏感性。对拉伸试样断口进行了形貌分析,发现铝合金基体表现为韧性断裂,SiC颗粒表现为脆性断裂。
其他文献
具有潜热储存和释放、光致变色等多种性能的可逆光致变色储能聚脲/聚氨酯微胶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其既可以改善相变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泄露、过冷等问题,又可以使光致变色染料不被氧气、p H、温度等外界环境影响。同时,其在户外穿戴、光装饰材料、防伪技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商业价值。本文选用硬脂酸丁酯为芯材,新型油溶性的聚天门冬氨酸酯中的F2850胺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生成的聚脲为壁材,通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然而,CFRP复杂的多相结构和高度的各向异性导致在钻削、铣削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分层、起毛、撕裂等加工缺陷,严重降低CFRP构件的机械性能及疲劳寿命。为了实现CFRP的低损伤加工,需要从细观层面对CFRP的切削机理进行研究。因此,本论文首先建立变未切削材料厚度下切削力预测模型和缺陷预测模型,然后建立全切削纤
相变材料是一种能在相转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热量,从而达到热能储存和温度调节功能的物质,利用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可以实现能量的储存和利用,在建筑、蓄冷、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在也存在一些问题:无机相变材料会出现过冷现象和容易发生相分离,有机相变材料体积变化大易泄露,这对相变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带来了限制。将相变材料制成微胶囊,使相变过程始终处于微胶囊内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改性
具有光致变色、储热调温的多功能智能材料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智能服装、建筑材料、可穿戴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为获得优良的热密实度和热稳定性的相变材料,选用正十八烷作为芯材,并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硬模板水解正硅酸乙酯(TEOS)合成微胶囊的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的有机无机复合型MF/Si O2微胶囊。首先,探索TEOS合成微胶囊壁材的最佳水解条件为p H值分
为了减少化石燃料类能源的消耗,同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人们采取了许多办法,其中热能储存系统的能源经济性是缓解化石燃料消耗的重要手段。相变材料(PCMs)的高潜热可以实现大量热能的储存和释放,从而使之成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研究领域。与无机PCMs相比,有机PCMs具有许多优点,如稳定性好,重复性高,无相分离和过冷等,其中对有机的固-液PCMs(SLPCMs)的研究较广。然而SLPCMs在相转变过程中的
相变材料是一类应用广泛的储热材料。许多相变材料存在热导率低、形状稳定性差等问题。使用石墨烯泡沫或气凝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但目前缺乏批量、高效、低成本的制备技术,而且大多存在机械强度低或者脆性大的问题,实用性差。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发展了基于三聚氰胺泡沫(MF)模板的循环浸渍沉积法,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基复合泡沫及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应用。首先,通过循环浸渍沉积法制备了MF@
2015年5月1日我国施行了《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标准,原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02同时废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我国在役油库需制定整改计划,定期开展风险评价工作,以保证可逐步提升安全管控水平,满足《石油库设计规范》相关要求。但我国目前运行的大量油库均不符合标准要求,亟需整改。为了满足国家关于成品油库的相关标准要求,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切实改
纳米流体在高效传热冷却等许多重要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因此,近年来这类流体的热物理性质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粘度是纳米流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特别是在流体流动和传热的实际应用中,对流换热和泵送功率等都与粘度系数有直接的关系,但目前对纳米流体粘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传统的实验方法仅能从唯象论的角度观察现象,且不同的研究得到的结论具有较大的不一致性,难以解释微观机制。因此,本文采用基于精确势能模型的
本文结合J检测公司的泡沫涡流检测器的特征检出率的实际现状,用排列图方法分析找到泡沫涡流检测器特征检出率低的诸多影响因素,并用关联图详细分析并找到其影响原因,通过单因素方法分析出影响特征检出率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主要因素对泡沫涡流检测器特征检出率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首先根据单因素方法分析得出提升泡沫涡流检测器一次特征检出率的方法,提升探头覆盖面积,降低泡沫覆盖层厚度,控制运行速度,
由于我国的油气资源分布不平衡,油气输送需要建设大量管道,目前管道建设中多采用焊条电弧焊、半自动焊接方式,全位置管道自动焊接技术使用相对较少,而管道自动焊接技术具有焊接效率高、焊缝成形好、焊接质量高等优点,所以目前油气管道的铺设中逐渐采用自动焊接技术取代手工焊接和半自动化焊接。因此,为了提高油气管道焊接的生产效率和焊缝的成形质量,有必要开发结构紧凑、重量轻、稳定性高的全位置管道自动焊接系统,以满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