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十八烷@氨基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结晶行为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42016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变材料是一种能在相转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热量,从而达到热能储存和温度调节功能的物质,利用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可以实现能量的储存和利用,在建筑、蓄冷、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在也存在一些问题:无机相变材料会出现过冷现象和容易发生相分离,有机相变材料体积变化大易泄露,这对相变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带来了限制。将相变材料制成微胶囊,使相变过程始终处于微胶囊内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改性相变材料的方式。本论文以相变材料正十八烷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为壁材,通过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备了正十八烷@MF树脂微胶囊,制得的微胶囊呈规整的圆球状,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经过DSC测试可得:微胶囊包覆率为61.09%,依然具有良好的储能能力。经过TG测试可得:微胶囊中正十八烷的初始失重温度比正十八烷提高了约10℃,说明微胶囊化对正十八烷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但是制得的微胶囊的成核能力较差而且粒径较小,导致微胶囊的过冷度相比正十八烷来说并没有降低反而略有升高。分别选用长链脂肪酸正二十酸和正二十二酸作成核剂,研究微胶囊的成核结晶过程。经研究发现,正二十酸和正二十二酸的加入对微胶囊的包覆过程没有影响,均可制成圆球状微胶囊,但随着脂肪酸添加量的升高,微胶囊间的分散性变差。经过XRD测试可以看到加入脂肪酸的微胶囊的取向情况更加规整,而且加入正二十二酸的微胶囊的结晶度更高。经过DSC测试可得,加入0.1wt%的正二十酸时,α峰占比最大,为63.9%,之后随着正二十酸含量的增加α峰占比逐渐降低,说明正二十酸的加入对微胶囊的异相成核起到了反作用。TG结果显示与未添加正二十酸的微胶囊相比差别不大,说明正二十酸的添加对微胶囊的热稳定性没有明显作用。加入正二十二酸的微胶囊的α峰占比随正二十二酸添加量的升高而升高,当加入1.2wt%的正二十二酸时α峰占比最大,壁材的分解温度比未添加正二十二酸的微胶囊升高了约27℃,说明正二十二酸的添加不仅促进了微胶囊的异相成核而且提高了壁材的热稳定性。对微胶囊的结晶行为进行研究表明,Ozawa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描述添加正二十酸的微胶囊的非等温结晶行为,添加正二十二酸的微胶囊因为结晶过程比较复杂不再适合采用Ozawa法进行描述,采用Mo法较为符合。
其他文献
哈氏合金C276由于其优异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机械性能,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海洋、核工业等领域中。本文采用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制备了多层哈氏合金C276块状试样和WC-Co强化哈氏合金C276复合涂层,构建了本构模型,研究了其力学拉伸性能和断口形貌;分析了WC-Co颗粒对C276显微组织、硬度、摩擦磨损行为和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同轴送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超高的强度,通常作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但是石墨烯与铜基体之间界面结合能力较弱,难以均匀分散,时而发生团聚等缺陷影响着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因此如何制备高质量的石墨烯使其均匀分散在铜基体是制备综合性能优良的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关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制备综合性能优良的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铜基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原位生长高质量、结构完整、
热电材料是一类通过材料内部载流子运输直接实现热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热电材料被认为是未来极具前景的能源替代介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的无机热电材料虽然具有相对较高的热电性能,但是其原料及加工设备昂贵,具有重金属污染且资源有限等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了实现热电材料的实用化,必须寻求高性能且价格低廉的热电材料。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及其衍生物具有热导率低
随着人们对柔性可穿戴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类柔性电子设备应运而生。因此,开发可弯曲且高容量的负极材料成为研究者研究的热点。CuO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674 m Ah/g)、无毒、成本低等优点,成为有前途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CuO负极材料存在电极粉化、氧化物团聚和低导电性从而致使电池容量低且衰减迅速、循环寿命低等问题的出现。因此,提高CuO材料的导电性,抑制CuO的体积膨胀是解
随着电子和通信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导电复合材料和导热复合材料的应用需求增加,同时对材料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复合材料进行导电导热改性,需要在复合材料基体中添加大量的填料,在赋予复合材料新性能的同时必然会影响复合材料本身的性能。减少对复合材料性能不良影响的最直接方法,就是达到相同性能的情况下添加更少的填料。对复合材料基体进行结构设计,引入隔离结构能显著降低填料的使用量。而大部分隔离结构是建立在不
高分子是一种用于硅晶片表面功能化修饰与改性的良好材料。利用高分子化学的键合手段,可以保持硅晶片基体与修饰分子之间的良好接触与稳定结合。表面接枝方法是基体表面功能化修饰的一种有效的改性方法。通过表面接枝法在基底表面形成功能性聚合物层,为硅晶片表面修饰开辟出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首先采用功能性硅烷偶联剂KH570对硅晶片进行修饰,得到初步修饰的硅晶片Si-KH570。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在硅晶片Si-
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复合材料独特的层状结构使其在受到冲击后易在层间处产生裂纹,进而出现分层等损伤。提高复合材料的层间强度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因此复合材料增韧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次课题主要研究提高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以及铝/碳纤维叠层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层间强度的方法,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能力进而增强复合材料结构
泡沫夹层结构预制体是复合材料的一种特殊形式,由芯层和两面层组成,通过组合不同芯材和面层材料,利用每个层间特性来达到不同的功能。硬质泡沫夹层结构预制体具有强度高、质量轻、隔音性和隔热性等优良特点,目前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和建筑等领域。为实现硬质泡沫夹层结构预制体自动化缝合,本文在国内外预制体缝合成型装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围绕带预刺功能硬质泡沫夹层结构预制体缝合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对Tu
具有潜热储存和释放、光致变色等多种性能的可逆光致变色储能聚脲/聚氨酯微胶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其既可以改善相变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泄露、过冷等问题,又可以使光致变色染料不被氧气、p H、温度等外界环境影响。同时,其在户外穿戴、光装饰材料、防伪技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商业价值。本文选用硬脂酸丁酯为芯材,新型油溶性的聚天门冬氨酸酯中的F2850胺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生成的聚脲为壁材,通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然而,CFRP复杂的多相结构和高度的各向异性导致在钻削、铣削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分层、起毛、撕裂等加工缺陷,严重降低CFRP构件的机械性能及疲劳寿命。为了实现CFRP的低损伤加工,需要从细观层面对CFRP的切削机理进行研究。因此,本论文首先建立变未切削材料厚度下切削力预测模型和缺陷预测模型,然后建立全切削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