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成本对老--中双边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m890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挝革新开放以来,国内的贸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目前,中国是老挝的最大外来投资国,也是老挝第二大贸易伙伴。虽然中国与老挝的双边贸易在近些年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其中贸易成本的变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基于此,本文站在老挝的角度分析了贸易成本对中国与老挝双边贸易的发展的影响。
  作为老挝留学生基本,我基于中老双边贸易的基本情况,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等方法对贸易成本对中国与老挝双边贸易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对现状和双边贸易的特点进行分析之后,运用引力模型对贸易成本影响中国与老挝双边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中国与老挝的双边贸易在近几年实现了巨大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和老挝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与老挝双边贸易潜力巨大。其次,通过对比较优势指数以及贸易互补指数的分析显示,老挝和中国在世界的贸易优势正在进一步增加,而老挝的增加幅度要略高于中国,另外,中国与老挝的贸易互补性很强,这为中国与老挝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第三,通过Novy模型发现从1986年至2019年,中老双边贸易成本下降对双边贸易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74.77%,对中老双边贸易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然后通过回归分析法研究政府贸易管制制度、双边贸易保护程度、运输距离、汇率波动、信息交流便利程度、文化交流程度对中老贸易成本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政府贸易管制制度、运输距离和汇率波动对中老两国贸易成本存在正向影响,双边贸易保护程度、信息交流便利程度、文化交流程度对中老两国贸易成本存在负向影响。即应当放宽两国贸易合作的制度和政策,并加强贸易保护,进一步发展两国交通基础设施连通建设,同时提升老挝国内互联网普及程度,加强两国文化交流,以降低中老贸易成本,进而达到促进中老两国双边贸易的目的。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给出相应的降低中老贸易成本,促进双边贸易合作的建议,为中老两国贸易合作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股票市场收益的波动性与实体经济走势及市场多空双方博弈密切相关,由于不可预见的经济政策调整和突发政治事件,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了宏观经济发展的风险,进而导致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与此同时,投资者非理性情绪的存在影响了国家对证券市场调控的效应,放大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现有文献鲜有基于投资者情绪传导角度,对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大量对政策不确定性非理性反应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本文以2003至2019年
学位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有学者将货币政策分解为预期以及未预期两部分,进行对比研究。此外,由于行为金融学等金融分支专业领域不断壮大,学界逐渐将投资者情绪引入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之间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市场波动以及货币政策这两个因素之间可能均存在很大的关联度。然而目前学界对于“分解为预期及未预期两部分的货币政策、投资者情绪以及股票市
学位
本文首先综合比较了学术界公开的三种对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统计方法,经过分析权衡后决定使用由香港浸会大学两位学者从中国内地10份主流报纸媒体中抓取相关关键词统计得出的指数。随后梳理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与全球经济政治大事件对应关系,发现在指数的峰值和重要经济政治事件的发生基本吻合。  理论分析部分从阐述股票价格短期波动和长期波动的机理入手。在长期内,股票价格的变动是由于股票内在价值的变动引发的
学位
近年来,中国股市股价崩盘现象频发。政府为了稳定市场出台了相应的干预政策,但许多以往行之有效的政策纷纷失效,甚至连降准降息这种百试百灵的政策也开始失效。这一状况在2015年的股市大崩盘中尤为明显。政府资金直接干预股市即“国家队”入市救市应运而生,该措施在实施初期确实有效的阻止了市场下跌,但其是否真的能抑制股价崩盘还需进一步研究。研究资金型政府干预能否有效抑制股价崩盘,可以为未来稳定股市、对抗崩盘风险
学位
在我国供给侧改革、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经济新常态和“双创”热潮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各地创业投资和创业企业的数量快速增加。作为经济重要增长点的科技创新成为主流,科技型创业企业数量在短短四年内实现了惊人的增长,我国掀起了科技创新创业的高潮。与传统创业企业相比,科技型创业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科技创业企业逐渐成为创业投资关注的焦点。虽然已有学者研究创业投资对创业企业绩效
学位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杠杆率对资产价格变动、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有人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本质是上一场杠杆率不断上升引发的危机。对比国内,中国宏观经济杠杆率自2008年一路飙升,到2017年底10年间累计增长达144%,增速超过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危机前宏观杠杆率增速水平。在中国经济杠杆率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着部门间杠杆率失衡的结构性问题。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位居全球主要
学位
股票市场作为一国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其高效运行对于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关于股票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研究,一直以来也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且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和理论模型。近几年伴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与金融市场的联动性也不断加深,中国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有效地实现在经济系统当中应发挥的作用,决定了整体国家经济系统及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效率。另外,
学位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持续攀升,针对贫困地区展开的扶贫工作力度与广度持续提高,贫困人口同样得到良好控制。然而经济飞速增长背后,收入差距问题在所难免,不少社会问题随之诞生。人力资本理论尝试以贫困主体角度入手,剖析贫困出现原因,指出人力资本匮乏引发的能力落后,正是贫困问题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人力资本理论指出,职业培训属于人力资本投资范畴极具价值的组成形式,能够有效提升个人劳动生产率,进而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
学位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依赖于市场的庞大和体制的优越性,一方面依赖于人口红利带来的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城市的快速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向城市聚集,高房价作为城市本身的负外部性符号之一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注意,与此同时,职工工资逐年递增与部分大中城市的人口流出同时存在。工资决定理论指出生活成本、市场规模、产业结构均会对工资有影响,住宅本身的二重性指出房价受需求、供给和城市发展期望的影响,多项学者
学位
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周期长的特性,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而发展科技金融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科技金融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河南省也制定了科技金融相关规划和纲要,为科技金融的发展提供政策扶持。提升河南省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对于河南省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及实现产业化,从而推动河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