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理论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与行为的关系做出推理或认知的一种能力,对个体的认知、行为以及对他人的理解和社会交往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对心理理论的研究,并且对心理理论的发展机制,也阐释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解释心理理论的学说。其中,普遍得到认同的解释学说——理论说与模拟说。理论说认为,个体在发展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信念、愿望或意图等的知识体系,这种对心理认识或对其理解的知识体系就是个体在推断预测他人时所依据的理论;而模拟说认为,个体通过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及行为的认识,模拟他人,并对他人进行推断预测。综上可知,此两种学说均从自我角度推断预测他人,忽略了他人因素对推断预测他人的影响,本研究从自我与他人两方面解释对他人心理状态及行为的推断预测。本研究采用创新的心理理论研究范式,通过三个实验分别从自我和他人角度考察个体推断预测他人的情况。实验一探讨自我信息与他人信息对推断预测他人的影响;实验二通过反馈作用改变个体对自我的推断探究自我因素对推断预测他人的影响;实验三通过改变他人信息探讨他人因素对推断预测他人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个体在认知任务中的心理理论,会依据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第二,反馈作用改变个体的自我模拟,从而影响心理理论。积极反馈引起自我监测的高估,进而导致对他人监测的高估;反之,如果反馈引起了自我监测的低估,对他人监测也会出现低估。第三,如果个体通过获得他人信息而发现自我与他人的差异,这将影响其对他人的推断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