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构建职业指导体系的研究——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18004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才供求机制的日益市场化,职业指导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不可缺少的调节和引导手段。高职学生作为我国劳动力资源中具有潜在优势的群体,能否使其在学校教育阶段获得良好的职业能力,及时而充分的就业最终实现职业理想对社会稳定和区域经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今,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已不再是授人一技之长、谋得一个职业的功利性教育,而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的长远教育。所以,如何纠正现行职业指导工作的弊端,突破工作中的桎梏,构建行之有效的职业指导体系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核心、关键。   本论文在研究职业指导相关理论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总结国外、国内学校职业指导具体实践,通过深入剖析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最终提出高职院校构建职业指导体系的对策。   具体实证研究中,主要运用访谈法,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4所高职院校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乌兰察布市高职院校初步开展了职业指导工作,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诸多高职院校所共有的,其根源即缺乏健全、有效的职业指导体系。所以,针对问题的症结之处,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全方位构建职业指导体系的对策,亦由职业指导思想体系、职业指导组织体系、职业指导实施体系三部分共同组成。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形式,对我国社会进步和人民劳动技术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极具特色且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其TAFE学院办学
学位
篮球运动的新老更替以及后备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困扰中国篮球的一大障碍,本该在六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就应该完成新老交替任务的中国男篮,整整拖到现在的亚运会,从去年的亚锦赛到
随着创新教育理论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内高校以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以北京大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培育人才的地方,它也逐渐成为了国家创新主体及新知识、新技术的聚集地。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是世界各国高校将其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