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一本三有”教学模式逐渐地走进人们的视野,那“一本三有”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究竟如何,是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问题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此,对于“一本三有”实验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法简单等问题,因此,当下更需要一套适合“一本三有”实验特点的、科学的、合理的教学评价量表,对课堂教学过程做出价值判断,以便更好的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阐述“一本三有”实验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首先,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国外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以及“一本三有”理论,将课堂中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研究适合“一本三有”实验下的教学评价量表为主线。第一,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收集专家、高中数学老师意见,初步确定评价指标标准;第二,对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筛选,通过对高中数学老师的两次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筛选、分析和完善,最终确定一级指标2项,即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二级指标8项,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素养、教学创新、有轨尝试学习、探究合作、学习效果和29项三级指标。第三,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得出各级指标的相对权重系数,最终形成完整的评价量表。最后,“一本三有”实验下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探索。第一,采用定性和定量的课堂评价方式对一堂课进行初步验证。第二,对课堂评价量表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进一步的检验,评价者信度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74,说明本评价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第三,采用对比研究法对新构建的教学评价量表的实用性进行验证。通过对比,我们看出实验班无论是学习的结果、课堂的表现、还是教师的教学质量都有大幅的提升,所以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能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一本三有”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将“有轨尝试学习”“有效调控指导”“有机文化修养”三者结合应用于教学。本论文研究的意义是通过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通过制定更科学的、操作性更强的课堂评价量表,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升教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便于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基于“一本三”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仍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