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平缓硬质岩斜坡卸荷带发育机理及判别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e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地质灾害种类较多,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发育于平缓硬质岩斜坡的危岩、滑坡等地质灾害具有形成机理复杂、成灾规模大、危害严重的特点;在对该类型的地质灾害评价和治理中,存在着稳定性评价指标取值理论依据不足,治理工程设计可靠性低的问题。目前,判别坡体的卸荷带宽度主要采用钻探、槽探等手段。在斜坡主控结构面的判断、斜坡稳定性的评价及治理工程设计锚固段的可靠性等方面,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性、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及科技人员经验的多寡,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局限性。针对重庆地区平缓硬质岩斜坡卸荷带发育机理及判别方法,虽然尚未开展专门的研究工作,但该类型的斜坡失稳在重庆地区却比较常见。鉴于此,开展对平缓硬质岩斜坡卸荷带发育机理及判别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实用性。论文以典型平缓硬质岩斜坡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可拓理论及数值分析技术,建立平缓硬质岩斜坡卸荷带发育宽度判别的理论模型;以重庆渝涪高速路黄草山岩质斜坡为例,将理论模型应用于该斜坡的评判中,以检验本文研究成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①在对典型平缓硬质岩斜坡调查的基础上,基于对斜坡几何特征、坡体结构、结构面、岩体强度、风化程度等的统计,分析了平缓硬质岩斜坡的变形特点。②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在平缓硬质岩斜坡卸荷带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基于此,阐述了卸荷带发育机理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验证,认为斜坡卸荷带发育机理分为剪切松弛型和剪切错动型两种类型。③依据建筑、水电、交通、地灾等各类规范的规定,结合重庆地区平缓硬质岩斜坡卸荷带与稳定性判别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评价因子的分级标准;引入可拓理论的简单关联度概念对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以此排列结果来构造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使权重的求解更加客观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拓模型。④以重庆渝涪高速路黄草山岩质斜坡为例,运用本文建立的可拓模型对该斜坡卸荷带发育宽度进行了判定,判定结果为卸荷带宽度等级为Ⅱ级,即卸荷带发育宽度为5~10m。同时,提出卸荷带发育宽度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设置监测线,以位移突变点做为分界点,得出卸荷带发育宽度为5~10m。以上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所得结果与勘察资料一致,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斜坡卸荷带发育宽度模型及判定方法精度较好。并依据斜坡卸荷带发育宽度将卸荷带分为强卸荷带和弱卸荷带,根据卸荷带不同等级提出不同的治理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几次大的地震,如台湾集集地震、美国北岭地震等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近断层地震动的研究,也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近断层地震动具有明显的长周期高能量的速度脉冲,可能对隔震
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et Nakai)是重要的大众化水果,原产于非洲,为葫芦科西瓜属1年生草本蔓生植物。西瓜的遗传基础十分狭窄,常规育种技术对某些性状的改良较为
基础隔震的概念首先由日本学者河合浩藏在1881年提出。基础隔震理论的提出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的减轻地震对建筑物危害的途径,经过众多专家学者一百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基础
在全球电子商务革命的带动下,互联网导向型的跨境电商成为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计划的深入展开,陕西省跨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将逐步构建起连
期刊
本研究用50mg/L和500mg/L的多菌灵(MBC),将取自安徽、江苏、湖北三省的192个油菜菌核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株分为对多菌灵敏感(MBC-S)、抗性(MBC-R)和高抗(MBC-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