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本源的遮敝——论现代艺术及其问题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bc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艺术的逻辑进程以及其原因。随着“现代”观念的逐渐形成,“现代”的观念背后其实已经隐含了三种观念:进步论、人类中心论和科学去魅的二元世界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的现代艺术明显地产生出一种对“新”的追求和强烈的自我表达欲,呈现出了一个从作品到人的行为到概念(概念艺术)的逻辑进程,而二元论世界观导致的存在论层面上的“大写的艺术”的消逝,是现代艺术产生这样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海德格尔在他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提出了艺术、艺术家和艺术品的三重世界,他认为虽然艺术品和艺术家是互为本源的,但是他们各自的身份还需要另一个东西才能得到保障,那就是艺术,艺术是艺术家和艺术品的本源。海德格尔认为艺术是存在的真理自行设置进入作品,或者可以这样表达为作为存在者的艺术作品对于存在的“缘发性”地开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存在层面上”这一重“大写的艺术”消逝了,同时,作为具有“缘发性”特征的存在者-艺术作品也被现实化,对象化了。艺术品成了对象,创造和体验的对象,艺术家和艺术品都失去了自己的本源,于是,现代艺术只能徘徊在对象化的“作品”和艺术家之间,寻找自己的出路了。当然,在经历了“作品”的形式变革,人的行为艺术,和概念艺术之后,这种追寻也走到了穷途末路。所以,打破二元论世界观,恢复存在层面上的“艺术”,恢复艺术品作为存在者对于存在的缘发式的开启,是海德格尔对于现代艺术的很重要的启示。 第一章主要探讨了“现代”概念的形成以及背后所被赋予的进步论、人类中心论以及二元世界观的观念。第二章简要地展现了现代艺术的进展,突出了现代艺术从作品的变革到走向人的行为到走向概念的逻辑的进程。第三章简单叙述了海德格尔的艺术观,指出艺术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作为存在者的艺术作品对于存在的开启。指出现代艺术的困境是因为二元世界观导致的存在层面上的“艺术”——艺术作品的本源的失落,为现代艺术指示了一种回复艺术的道路。
其他文献
期刊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旧城改造的深入和社会对历史地段建筑周边环境的重视,历史地段的景观环境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但理论界多数是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角度研究历史地段的文物建
中国画对西方艺术的借鉴,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期,甚至更早,但真正产生巨大的作用,甚至几乎颠覆了中国人的审美习惯的转变,却是从20世纪的上半叶开始。伴随着中国政治和经济的逐渐崛起
在清代,当以“四王”为代表的学院派体系画风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时候,以野逸派自称的“金陵八家”似乎往往被世人所忽视,“八家”之首的龚贤也不无例外,因而龚贤的积墨画风也一
本文站在电视文艺生产与传播整体视角,对电视文艺“生产效率”与“审美品格”加以辨析,进而对电视文艺生产与传播中“效率”与“品格”这样一对矛盾从“和谐”的角度进行梳理和
进入21世纪,每位画家都不能忽视西画观念对国画的影响。中国新的绘画艺术思潮的构成、方向、审美倾向也就在西学东渐的文化冲撞下形成了。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中国工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