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辐射背景下原子系统的光学性质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_wanghai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70年代以来,作为量子光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物理现象,原子相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真空场诱导相干(Vacuum Induced Coherence,简称VIC)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子相干效应。这种相干效应主要是接近简并的能级与另外相同能级构成的跃迁与相同的真空辐射场相互作用形成的。真空场诱导相干能够引起原子光谱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对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简称EIT)的影响尤为突出。因为电磁诱导透明就是通过外加相干场来诱导原子系统的相干性从而使探测光不被该原子系统吸收的物理现象。近年来,很多科学工作者对真空场诱导相干效应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发现真空场诱导相干能够产生很多有趣的现象,譬如粒子数捕获、无反转增益、无吸收高折射率、自发辐射的干涉相消和干涉相长、共振荧光、光速减慢等等。本论文就是在电磁诱导透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以前真空辐射场方面的理论工作,提出实验室可行的原子模型并分析其有趣的光谱特征。为了更好地指导实验,本论文详细讨论了真空场诱导相干对梯形四能级原子系统中单光子和双光子透明的影响。另外,本论文还首次在人型三能级原子系统中研究了压缩真空场对原子系统瞬态响应过程的影响。本论文的具体内容如下:   本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电磁诱导透明和真空场诱导相干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等背景知识。   在第二章,首先介绍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所需的三种基本绘景,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接着,利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半经典理论,分别推导了二能级原子系统和三能级原子系统中原子的哈密顿量、几率振幅以及密度矩阵方程。在第二章中我们还通过缀饰态、暗态和密度矩阵方程等三种方法来对EIT进行解释。   第三章,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梯形四能级原子模型,包含了能够引起EIT的两种最基本结构:V型能级和Λ型能级。当该原子系统的中间两个能级分别与真空辐射场相互作用耦合到基态和激发态时,自发衰变路径间的量子干涉效应导致了V型和Λ型的VIC。我们分别讨论了这两种类型的VIC对单光子和双光子电磁诱导透明的影响,并发现Λ型的VIC增强双光子的吸收,而对单光子的吸收几乎无影响;V型的VIC抑制单光子和双光子的吸收。   第四章,我们将首次在含时情况下研究压缩真空场对Λ型三能级原子系统中吸收谱和粒子数布居的影响。通过对比压缩真空场和VIC对原子系统瞬时吸收特性的影响,我们发现,在弱探测场情况下,瞬时吸收和增益、吸收谱稳态值以及达到稳定的响应时间等可以通过压缩真空场来调节和控制。还讨论不同的初始条件下原子系统粒子数布居的情况,我们看到,当没有考虑压缩真空场时,无论VIC是否存在,稳态的粒子数布居都是与初始条件相关联的;但当考虑压缩真空场时,无论VIC是否存在,稳态的粒子数布居都不随初始条件改变而改变,从而得出影响稳态粒子数布居的主要因素是压缩真空场的结论。这些研究揭示了环境对原子系统的影响,为调制原子系统的光学性质等方面提供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围绕碳基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在柔性电子器件及可穿戴智能传感器的基础科研和应用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该研究所在前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 ,总结怎样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过程中提炼升华而形成的。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建设有中
【摘要】中国的艺术设计兴起于对西方艺术设计的形式模仿,现如今要实现持续发展,须要发掘出内在的力量——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风格,可喜的是,现在涌现出的很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都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不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风格,还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都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具有中国元素的现代艺术作品都成为了当今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弄潮儿。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谈谈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无机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可以轻松突破15%,但是由于硅材料具有较高的成本,使其发展大受限制。而对于聚合物光伏器件,由于其具有较低的材料和制作成本、良好的机械性和柔韧性、化学结构的可操作性使其变得非常有潜力,当前基于PCBM([6,6]-pheny1 C61-butyric Acid Methy1 Ester)和P3HT(Poly(3-Hexyl
1998年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以后,暗能量已经成为现代宇宙学模型中重要组成部分和宇宙学研究中的热门课题。暗能量不仅可以影响宇宙的演化,还可能影响星体的平衡。由于暗能量产生的
【摘要】在对自然的观察中,我们发现从宏观的宇宙形体到围观的细胞都是以圆形为构造,在自然社会中不存在方形,因为方形的受力不均匀容易导致变形,而圆形受力均匀,即从圆心到圆周的距离基本相等,导致承受力最大,从植物的果实,哺乳动物的胚胎到卵生动物的蛋基本都是以圆形为载体,这样是为了生存,为了更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后代,做到种族的繁衍,这是自然选择与进化的力量。  【关键词】圆形 曲线 形态构成 形态认知 设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外加应变对二维氮化硼纳米片和准一维氮化硼纳米带几何结构、电子性质和光学性质的调制作用,发现通过应变可以有效的调制二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提高,非均匀球、柱粒子光散射特性及其应用研究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   本文研究了梯度折射率微球激光近场散射特性,对微球透镜激
传统山水画在我国已经发展了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魏晋南北朝开始,传统山水画逐渐成为我国传统绘画史上的主流形式,历经千年的历史,传统山水画从开始的山水纪实逐渐向抒发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