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经济发展飞速,但同时,内蒙古的区域经济并没有得到共同、协调的发展,各盟市发展差距非常明显。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近十几年来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化,寻找形成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内蒙古缩小经济差异、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文章以内蒙古行政盟市为单元,按空间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关系,分为蒙东、蒙中、蒙西三大区域,就其区域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化和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在时间演化上,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是逐渐增大,尤其是2005年来,差异呈迅猛上升的趋势,同时经济两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近十几年来,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威廉姆逊倒“U”型假说拟合,符合倒“U”型曲线的左半段。在空间差异上,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和经济发展速率上,蒙中地区都明显高于蒙东和蒙西地区。在差异分解上,三大地带间的差异是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且2000年以后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其次为蒙西地区内部差异,这主要是由于阿拉善盟的发展明显超过乌海市和巴彦淖尔市。在形成差异的原因方面,本文将差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内部基础性因素,一类是外部驱动性因素。蒙中地区无论是从自然因素、资源因素、区位因素、文化因素等内部基础性因素来看,还是从经济、人口、制度等外部驱动型因素来看,都有明显的优势。经济差异过大不利于经济的长久进步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因此必须走一条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此,本文就发展路径选择、产业结构升级,建立援助机制和防范外部动力的风险,四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