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的飞速发展,学界和业界对其关注度都不断攀升。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数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阅读、整理、归纳、提炼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然后,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权威划分,将视听新媒体业务分为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音视频和公共视听载体七个类别,并对其分别展开详细分析。最后,在完成各类业务的分述之后,又回到整个视听新媒体行业的层面提出本文的结论。IPTV在内容呈现方式、传播模式、用户服务方式等方面实现了对传统电视的全面突破,但是囿于技术、政策和用户观念上的壁垒,其发展过程仍然存在可优化之处;手机电视实现了视听节目承载终端的转变,具有便携性、互动性、私人化等传播特性,不过其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政策、内容和技术方面的困境,相关参与主体应当针对这些问题寻找对策;互联网电视行业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进程主要受到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不过相关政策仍需进一步优化以发扬互联网电视的开放性特征;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在我国采用自主研发的CMMB标准,从技术方面解决了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传输环境复杂等难题,搭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架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凭借其内容容量不受限制、用户参与性强、内容传播门槛低的媒介特性,聚集了最全面、最多样的视听节目内容,拥有最广泛的受众群体,未来发展将继续在差异化定位、台网联动、版权保护等方向发力;移动互联网音视频是互联网视听节目向移动终端发展的产物,其兼具互联网的开放性和移动终端的便携性等多重优势,近两年内发展势头迅猛,未来还将在终端硬件技术、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中实现跨屏、跨终端运营;公共视听载体可以细分为车载移动电视、楼宇电视、户外大屏幕电视三种,主要依靠广告盈利,其市场规模趋于饱和,未来发展的重点在于引入互动技术,增强内容建设,拓展盈利模式。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在篇末总结了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困境、内容困境、行业壁垒以及政策壁垒,并提出了本文的结论: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未来仍需通过产品、内容、政策的全面创新,顺应技术融合、媒体融合、产业融合的总体趋势,才能实现行业内所有市场参与主体互利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