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部大型含油气沉积盆地之一。侏罗纪以来盆地腹部中生界具有典型坳陷湖盆沉积充填特征,盆大水浅,地层产状平缓,目的层段储集体具有规模大、相带宽、砂层侧向难以尖灭等特点。研究该类型湖盆层序地层特征、沉积特征及其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特征,对陆西—达巴松地区及类似地区的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利用录井、测井、钻井及地震等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采用岩相分析技术、测井相分析技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原理与方法,开展区域地层解释;运用井震结合地层对比、井震拟合含砂率分析、地震属性分析、分频处理、砂体雕刻、相干分析、层拉平、时间切片、多井约束反演等技术,遵循由点(井)→线(剖面)→面(平面)→域(时间演化与空间展布)→点(圈闭)的研究思路,建立研究区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研究区目的层段各时期沉积体系平面展布及垂向演化特征,进而研究坳陷湖盆层序充填模式及沉积相带平面展布特征,确定有利勘探目标及进行岩性地层圈闭预测。研究目的层段共划分三个Ⅱ级层序,四个Ⅲ级层序;共识别出三种沉积相:河流相、三角洲相、湖泊相;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分区带评价了油气成藏特征及有利区带,识别与落实了三个新的岩性地层圈闭。研究表明:坳陷型湖盆层序由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低位体系域沉积主要发育在湖盆振荡期与重构期,沉积大套砂砾岩,发育低位前积楔;湖侵体系域发育水进型三角洲及滨浅湖沉积,砂泥岩互层,在一定的诱发机制下地形弯折带附近易形成重力流沉积;高位体系域受湖盆填平补齐—萎缩沼泽化的影响,以大套泥岩夹透镜状粉细砂为主,储集层不发育。三工河组总体为湖相背景,具有湖盆沉积充填的典型特征,三二段为湖盆振荡期沉积,早期水体较动荡,河流及大型低位辫状三角洲较发育,沉积大套砂砾岩,以找构造圈闭为主,而晚期发育湖侵体系域,形成侏罗纪最大湖泛沉积,以砂岩、泥岩互层沉积为特点,以找岩性地层圈闭为主。西山窑组在湖盆淤积沼泽化及废弃三角洲背景下沉积,沉积期地形平缓,以正常三角洲平原、曲流河、远源砂质辫状河沉积为主,以找构造-岩性圈闭为主。头屯河组是残留Ⅱ级层序,发育曲流河、水进型三角洲及滨浅湖相,砂岩、泥岩互层,以找岩性地层圈闭为主。清一段是白垩纪系初始沉积,为湖盆重构期沟谷充填沉积特征。早期沉积主要发生在残余可容纳空间内(沟谷内),凸起过路冲刷无沉积,凹陷内发育大套砂砾岩,以找构造圈闭为主;凸起部位,晚期接受湖漫沉积,同时凹陷内地形弯折带以下接受重力流滑塌沉积,以找岩性圈闭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