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薄板件焊接质量分析及控制方法优化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k87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车身主要由金属薄板件焊接构成,金属薄板件的焊接质量是车身制造质量的关键因素。车身焊接质量的主要指标包括金属件焊接后的尺寸精度与焊接强度。本文以车身金属薄板件的焊接质量优化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大数据分析、数字化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分析车身焊接质量相关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优化改善,同时建立相应的改善流程与方法,提升车身焊接质量的智能化控制水平。本文所开展及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建立车身精度大数据平台,引入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尺寸偏差源分析与诊断模型,丰富了复杂焊接精度问题的控制与分析手段。建立了基于Hadoop系统的大数据系统构架,将零件、总成、夹具、检具等多种要素和多种形式的测量资源及测量数据集成到大数据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手段,开展车身精度的分析与监控。建立多偏差源相关性分析的模型,运用PCA分析法和改进PCA分析法,进行复杂尺寸偏差问题的原因分析与诊断,建立了基于失效模式的主成分分析模型以及基于时序分析的车身尺寸偏差源监控诊断模型。2)针对影响车身焊接装配精度的夹具定位设计和零件设计质量,运用PSO粒子群算法和三维虚拟仿真分析,改进了大型薄板件焊接定位系统的优化方法,建立并完善了车身焊接尺寸设计的风险评估方法。运用PSO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大型金属薄板件焊接定位易产生重力变形问题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优化,减小零件在重力下的变形,提高了焊接定位可靠性。从车身焊接定位系统设计、尺寸链计算、定位可靠性优化方面,分析了车身焊接定位基准MCP的选择与优化原则、零件定位形式及过定位设计、定位夹紧顺序和夹具重复性验证的关键因素与控制方法。建立针对产品尺寸设计质量的3DCS三维尺寸公差仿真分析评价流程,分析给出了车身尺寸设计的控制风险点。3)对于车身薄板件电阻点焊过程质量,运用自适应控制和数值模拟方法,结合正交试验,实现了影响车身焊接强度的点焊过程参数的优化。研究了电阻点焊基于PID模糊控制理论的焊接参数自适应控制理论及改进的焊接自适应控制方法,结合现场调试,进行了焊接参数的优化,减少飞溅、削减能量冗余,提高焊接质量。运用Abaqus多物理场求解功能,采用电阻点焊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点焊有限元热力模型,进行焊接参数的优化探讨。结合自适应控制方法和点焊数值模拟结论,开展点焊参数正交试验,分析了汽车薄板零件点焊过程中,焊接电流、电压、压力等参数对焊接质量的不同影响程度。4)针对车身薄板件点焊质量监测,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创新性提出基于GABP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点焊质量预测与判断方法,实现车身点焊过程质量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控。建立了焊接参数大数据平台,实现焊接参数的100%在线监测。采用基于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MATLAB计算程序模型,对焊接参数和焊接强度进行关联分析,得出基于焊接参数的焊接强度预测模型。利用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了焊接参数采集与监控系统,通过数据模型,监控焊接质量,实现焊接参数与焊接质量在线监控报警功能。基于Python语言编程,采用Tensorflow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基于机器视觉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点焊质量判定模型,实现了对焊点质量的智能化分类判定。5)针对车身薄板件焊接强度疲劳耐久,进行疲劳虚拟仿真与设计优化,建立和完善了虚拟仿真代替整车道路试验的疲劳验证与优化方法。以车身后隔板金属件疲劳开裂问题为例,通过疲劳仿真分析,对比不同方案下的分析结果,确定最优解决方案。建立相应的仿真分析的流程,减少了车身质量验证的大规模路试。优化方案选择Hypermesh软件对车身进行网格划分,运用Nastran软件计算应力,应用FEMFAT软件进行疲劳损伤值计算,然后用Hyperworks软件进行后处理。虚拟仿真分析表明,材料性能、零件形状、材料厚度和焊点分布对后隔板疲劳耐久性能影响程度不同,材料性能影响最为明显,最优方案经整车PAVE道路试验验证有效。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出口贸易发展迅速,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了重要动力。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抬升以及国际生产网络进一步深化,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出现了由加工贸易为主向一般贸易为主转变的趋势。与此同时,在国际贸易摩擦频繁以及国内要素成本攀升的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心开始从过去的强调出口贸易转向主动扩大进口,在中国当前一揽子“促进口”政策中,引导企
资本历来是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这源于资本的虚拟性、高流动性与高盈利性。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进入快车道,而面对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资本利得课税的进程却十分缓慢,对于个人转让资产取得对收益如何课税一直缺乏系统性、纲领性的税收法规。其次,投资收益个人所得税公平性引起广泛的关注,富人比穷人持有更大比例的股权、不动产等投资性资产,由于缺乏全面完整的个人资本利得税体系导致个人所得税的负担主要落在了一般工薪阶
针对目前在车辆导航领域中多传感器配准算法未考虑传感器配准和融合之间的相互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车辆协同驾驶技术。将这些传感器及其子系统有机地组合起来,对多传感器及其子系统进行有效地管理、控制、决策、故障诊断,提高整个导航系统的综合性能。在前期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将车载多传感器的配准和融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基于最大期望算法提出一种联合估计配准参数与车辆位置速度等状态的信息融合算法。在未来
20世纪是一个被认为是属于电子的时代,在共振条件下,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造器件都表现出了极端的物理特性。电视、计算机、电子通讯及互联网这些现代文明的成果都归功于各种谐振元件的兴起。然而传统的谐振元件及谐振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光学、声学、电子等高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要想推动社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加速科技进步与创新,急需创造出一种具有超常独特共振特性的全新结构。在20世纪与21世纪的转折点上,一
目前,人机协同控制方法是智能驾驶技术的前沿和热点研究方向之一。人机协同控制方法可综合利用驾驶员与自动驾驶系统的各项能力,包括感知、决策、控制等能力,实现驾驶员与自动驾驶系统同时控制车辆运动完成车辆驾驶任务,从而避免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面临的技术难点限制、社会伦理以及驾驶安全性等问题,提升车辆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然而,现有人机协同控制相关研究存在人机控制权限分配方法考虑因素不全面、设计不合理,以及人机
风能是当今最适宜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产业已经成为中国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识。中国陆地风力资源丰富,而双馈风力发电技术是目前世界公认陆上发电机型的主流。论文以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控制技术为研究主题,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转子侧变换器和网侧变换器直接功率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建立双馈风力发电机及网侧电流变换器瞬时直接功率控制数学模型,奠定了双
粮食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下力气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粮食价格是反映粮食市场状况的“晴雨表”,粮食价格变动关系着粮食生产和供给,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美国新一轮刺激计划实施的影响下,全球通货膨胀加剧,粮食价格大涨,全球粮食危机逼近。在
班主任不仅要完成班级管理工作,让学生们的学习活动有序开展,而且也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素养教育的重任。其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引导教育,既是一个素养教育活动,也是为班级管理奠基的工作。班级的德育工作开展得好,学生的精神面貌、行为作风就更倾向于积极一面,使管理工作变得轻松高效。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其特殊的情态,特别需要班主任认真分析、科学把握——当然也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积
期刊
据联合国开发署统计,截止2015年,全球仍有10亿人口未能获得清洁、稳定的生活炊事燃料和电力能源供应。综合能源微网,作为微电网新兴的衍生形式,优化集成和多能互补多种分布式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成为满足特定用户、特定地区对能源供应的多样性、经济性、清洁性、安全性等不同需求的关键手段。面向这些特定地区构建综合能源微网,需要因地制宜实施传统能源与当地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其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2019年全国癌症研究报告显示,其死亡人数高达23.91%,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癌症等重大疾病的精准诊断与高效治疗极为迫切。发展能特异性识别疾病标志物的生物探针及扩充候选药物分子,对于疾病诊疗研究非常重要,而探针与药物分子的制备基础是基于分子识别及其相互作用。功能核酸是一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