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研究

被引量 : 25次 | 上传用户:mn012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善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传统之一。慈善,古已有之,不管人们使用“仁爱”、“博爱”、“慈悲”等不同的词汇来表述它,诚如莎士比亚所说:“玫瑰如果换了其他的名字,它的香气是依旧的”。因而,许多哲学家都曾称赞过慈善,有人认为它促使着人性的复苏,也有人认为它诠释着人权和人的尊严等。同样,作为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在其众多著作中表述过它。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总是在否定它。因此,有学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中不存在慈善观,故而他们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时,对“慈善”问题采取了避让的姿态,以致在马克思主义视域对慈善问题的关注异常冷寂。而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慈善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探寻他们的慈善观并以之为研究主题,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观的当代实践之路。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在引言部分,交代问题研究的背景,阐述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研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等,归纳关于本论题研究的不足之处,指明从什么角度展开本论题研究,以及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第一部分,澄清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研究的前提性问题。首先对慈善的基本范畴进行界定,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从“给予”、“互助”、“博爱”、“爱人”四个层次界定慈善观,并指出慈善观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深入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现实的人”的逻辑基点,以及就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研究的基本框架与哲学基础,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进行必要的阐述,从而确证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确存在,且其出发点是现实的人以及人的实践活动。本章内容成为我们进行本论题研究的前提性问题。第二部分,梳理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历史演变。首先,结合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文本,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生成的时代背景,包括基督教文化积淀、德国宗教批判氛围、英国工人阶级受压迫的社会现状三部分内容。其次,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理论渊源,从古罗马时期开始,各个时代都有慈善思想,均不同程度影响着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形成。最后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自身发展轨迹。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从宗教世界观阶段到理性世界观阶段、人本主义世界观阶段,再到唯物史观阶段的依次深化的层层递进的历史演进过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慈善思想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由零散性到系统化的思想历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对人的生存境遇的终极关怀这条主线,这条主线主导着他们整合前人或同时代的思想家的理论成果,最终确立了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第三部分,对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进行理论解读。首先,阐述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基本内容。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文本中有关慈善问题的主要见解进行分析,并透过他们的理论观点考察他们对资产阶级虚伪慈善的否定与批判,指出这种批判的合理性以及批判的真实意蕴,进一步阐明其呈现了马克思的人学倾向。其次,论析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本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而论证其特征是现实性、批判性,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人道性。再次,梳理相关慈善范畴与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之间的关系。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应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研究慈善问题的思想引领,是马克思主义慈善观的理论“源头”和人类慈善理论的重要组成。澄清了西方传统慈善观是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思想源泉,是其精神支撑和价值根基所在。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对西方传统慈善观并不是简单超越,而是由资产阶级立场到无产阶级立场、由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性质变。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和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中国化意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阐释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中国化意蕴。首先,分析我国传统慈善观的内涵,阐述与其融合对接的现实障碍和必要性。其次,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中国化取得的理论成果。最后,深入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中国化在宗教、伦理、政治、文化与社会等方面所具有的价值,确证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观的实践奠定了基础。第五部分,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观的当代实践问题。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观是在吸收借鉴西方慈善观和批判继承我国传统慈善观的基础上,通过反思、超越和再生的对传统思维方式的理性变革而成。其次,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观的内涵,将其界定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基础、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以缩小贫富差距为目标的慈善理论综合。再次,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观的三个方面的价值追求在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及促进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最后,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观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从分配秩序、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和道德秩序等四个维度重构慈善秩序的实践路径。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时分长期演进(TD-LTE)系统的适用于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的切换算法。由于列车移动的高速性和信道环境的恶劣性,导致越区切换频繁和链路质量下降。因此需要
<正>上午九时,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外运敦豪(以下简称DHL)北京南区服务中心外,若干辆带有醒目DHL标识的货车已经一字排开,呈整装待发之势,
如何解决并处理新生适应性问题是加快高校改革、推进高素质人才培养建设的重要措施。本文对当代大学新生存在的适应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高校现有与之相对应的心理辅导体系进
朗读教学的指导步骤——正确、流利、有感情,它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提出指导学生朗读的三个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这三个基本要求,使之贯穿朗读指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滨海旅游业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了我国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泉州市拥有辽阔的海岸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
<正> 为了制造“多功能健身器”上的系列弯管,在没有弯管机的情况下,我们技术人员,积极动脑筋,小改小革,参考有关资料,设计制造了一些弯管夹具。经实际使用,基本能完成弯管的
期刊
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考试组织机构,但机构名称混乱,普遍缺乏独立性,职能错位,专业能力不强。教育考试机构向专业第三方评价机构改革,提高专业性、独立性、权威性,是考
论文根据浪涌抑制器在瞬态尖峰电压测试后失效的现象,对器件失效部位进行故障定位并对器件内部电路图进行拍照分析,分析研究电路原理以及相关测试标准,建立了故障树,逐一分析
目的探究文拉法辛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病性抑郁对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精神病性抑郁患者132例并随机分组。A组采用文拉法辛治疗;B组采用文拉法辛联合
本文对神经网络和基因调控网络的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人工神经网络之所以被提出是因为具有模仿人脑神经的功能。在人工智能、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非线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