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测验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还能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产出的习惯。依据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高中阶段在英语写作方面必须要达到七级目标。但就目前而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较为局限于固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当中,因此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模因论是语用学界新兴的一种理论,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传播的过程就是语言模因不断复制传播的过程,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句型结构以及篇章布局等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模因论坚持“模仿第一性”的原则,因此,模因是模仿的产物。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模仿”不是传统意义上学习者被动、机械地接受语言知识。基于模因论的模仿写作是指学习者主动选择、利用、掌握和驾驭语言模因的过程。此外,模因论将语言模因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同化、保持、表达和传输,既强调语言输入又强调语言的创造性输出,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研究基于模因理论,根据模因的生命发展周期设计了一个新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即根据语言模因“同化一记忆一表达一传输”四个阶段设计了针对高中英语写作的教学设计,并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了实证研究,试图由此来探索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方法并力图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在模因指导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能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2.接受了模因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后,学生写作态度是否有所改变?作者对实验班前后测成绩进行了定量研究,实验数据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作文后测分数整体明显高于其前测分数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实施基于模因理论的英语写作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有提升作用。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对该写作教学模式的看法以及实验前后学生对写作的态度是否有变化。作者又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定性分析了学生的前后测作文样本,发现实验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词汇、句型、篇章结构方面,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除了关注词汇运用的恰当性和准确性之外,还会有意识地去避免词汇运用上的重复,且高级词汇出现频率增高;在写作句式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句式的使用更恰当,也更符合语境,他们更倾向于使用不同的句式,尤其是复杂句;在篇章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篇章连贯性更好,篇章逻辑性得到提升,写作思路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