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岩体稳定性研究主要是针对岩质边坡及其加固设计方法进行,其中,锚杆锚固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却缺乏对危险岩体施加锚固措施后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的方法。因此,本文将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体稳定性研究主要是针对岩质边坡及其加固设计方法进行,其中,锚杆锚固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却缺乏对危险岩体施加锚固措施后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的方法。因此,本文将以新的思路,从能量角度建立一种针对含连续结构面加锚岩体的稳定性动态分析方法。这种新方法主要有如下四个特点: (1)用能量的观点推导适合刚体的稳定性判据和条间力的倾角。(2)考虑滑面(连续结构面)各点之间、各锚杆之间及滑面与锚杆之间的破坏非一致性。(3)考虑锚杆锚固作用对滑面上正应力分布的影响。(4)本文方法对含连续结构面加锚岩体的稳定性分析是一种动态分析,分析的是从岩体开始滑动到停止滑动并重新恢复稳定或滑动无法停止并最终失稳的这样一个过程。本文研究工作的次序如下: 第一步,根据结构面剪切变形特征建立能反映岩体渐进破坏的计算模型,并根据岩体结构面的剪切破坏机制及其在滑动状态下的力学效应,确定结构面的破坏准则。第二步,根据砂浆与围岩接触面上的应力分布状况,建立反映岩体滑移与锚固能力关系的计算模型,并确定判断锚杆是否丧失其锚固能力的方法;根据锚固荷载在岩体中的扩散与传递方式,推导锚固作用引起的附加应力的计算公式和确定滑面的极限抗剪强度。第三步,以能量观点推导适用于刚体的稳定性判据和条间力的倾角,并据此推导出了适合本文方法的安全系数K 的计算公式。第四步,根据新的定义推导出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最后,根据本文方法编制计算程序,进行算例分析。
其他文献
本课题运用经典力学原理,由楼层位移协调、内力-位移间的弹性物理关系、静力平衡条件导出基于经典力学的层间力平衡法;以此法自编程序分析典型的L型平面布置在风载(基本风压0.3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复合改性滤料用于强化常规除锰工艺,尤其是水中有机锰的去除。 试验结果表明,与石英砂和天然锰砂相比,改性滤料的吸附容量大大提高。水质条件对改性滤料的吸
钢结构是以钢材为基本材料建造的工程结构,由于其具有承载能力高、截面尺寸小、总重轻等优点,所以在全球的建筑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钢结构的梁柱连接节点是钢结构设计的重要
该文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下物理力学性能及结构抗火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组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材料的高温物理力学性能、预应力钢筋高温蠕变特性、预应
本文运用奇异函数的力法对不同竖向布置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连梁特性:结构在底部1/5H范围内,连梁所受的是拉轴力,这是由于柱与剪力墙变形特征引起的,这在设计中是容易忽略的。当连
本文以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外贴CFRP条带加固复合受力构件的受力行为和破坏模式。重点研究了粘贴CFRP条带层数的变化对构件加固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外贴CFRP条带加固复
由于具有成熟的技术和明显的功效,减压井在全国许多重大堤防的防汛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工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减压井都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故减压井的功效仍然受到部分人
以往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中,为保证最终发生剪切破坏,常有意将梁的单侧纵筋配筋率设置得很大,通常大于2.8%,这与实际工程中单侧纵筋配筋率一般在1.0~1.5%左右的
本文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等多种研究手段,对新型大跨空间杂交结构——索承网壳的工作机理、受力特点、优化设计以及施工张拉成形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深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