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奇异函数的力法对不同竖向布置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连梁特性:结构在底部1/5H范围内,连梁所受的是拉轴力,这是由于柱与剪力墙变形特征引起的,这在设计中是容易忽略的。当连梁所受的拉力较大时,可采用偏心受拉配筋,并将配筋结果与按受弯配筋的结果相比较,取两者的大值;弯、剪内力特征:弯、剪内力由下部到中部都呈递增状态,由中部到顶部都呈递减状态;在柱的中段,弯、剪内力均在此处达到最大值。
柱底部,虽然总剪力和总弯矩都达到最小值,但因竖向荷载引起框架柱在此部位的轴力仍然较大,所以此部分轴力有可能成为底部柱配筋的控制内力。
柱断面的减小,引起的内力改变不大,因此在结构体系的上部可以适当减小柱的截面,而且在变断面处以下的弯曲内力有所增大,所以在设计中只需注意适当加强变截面处以下各层框架柱的配筋及相应的构造措施。
改变剪力墙截面时,在剪力墙变截面处引起剪力墙、柱在相应位置的弯矩和剪力的突变,这是不利的现象,这也进一步验证了,《规范》中要求剪力墙宜等截面升顶的合理性。
内力突变处的研究发现:在刚度突变后框架柱和剪力墙的转角都增大。分析认为,在刚度变化的相邻楼层,转角大的要拉动转角小的,同时转角小的要“抵抗”这部分拉动,要抵抗更多变形,因而在刚度变化出,剪力墙和框架的弯矩和剪力值都发生了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