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县域交通优势与其综合实力耦合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作为沟通城市与区域的关键要素,在城市综合实力提升和城市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高质量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捷的道路交通、高效联通的机场及空港、重要的交通枢纽为区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将对区域空间的相互作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最终改变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及经济活动区位优势。区域交通优势是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所反映的支持其经济社会活动的水平与状态,是衡量交通网络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交通优势度越显著,其经济发展的条件也越具有优势,发展潜力越大。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劲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三角区域目前已经形成了客运以公路、铁路为主,货运以水运、公路为主,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综合交通体系。截止到2012年底,长三角公路运输通车里程已达到28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4570公里;内河航道里程已达到36104公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系统。本文以长三角区域107个县以及县级市为研究对象,在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从路网密度、交通设施影响度和交通枢纽辐射水平三个方面构建长三角地区县域交通优势度;依托SPSS软件评价长三角区域107个县以及县级市的城市综合实力。通过斯皮尔曼秩相关序数分析城市综合实力与区域交通优势的相关性。最后利用耦合指数对区域类型进行划分,揭示城市综合实力与交通优势度的匹配协调程度。通过计算综合交通优势度,本文将长三角107个研究单元分成4类地区:交通优势度二、三类地区,基本是以合围的形式把一类地区包围了起来,形成了交通优势度的圈层结构。交通优势度四类地区,主要位于苏北,浙西南地区,这些地区一部分处于内陆,一部分处于沿海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可达性较差。从总体上来说,长三角地区交通优势度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逐步向南北方向递减的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生产力空间布局的特点。综合实力值越高的地区,表明其在长三角县域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长三角地区107个县级(县级市)单位中,综合实力值较高的县域位于苏南地区,以及浙东北地区,基本以上海为中心向外辐射,呈现出等级分层结构;综合实力值较低的县域则位于苏北地区,以及浙西、浙东南地区;同时沿海一带的县域城市综合实力经济值也要比内陆城市要高,距离地级市市区近的县域城市要比距离远的城市综合实力也要高,主要是受地级市的辐射作用比较大。耦合指数反映了交通优势支撑城市发展的能力,城市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也高,运输需求量大,需要更为完善的交通运输条件来支撑。同样,城市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因为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客流和物货流均较小,对交通支撑条件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根据本文对长三角城市综合实力水平与交通优势度耦合指数的测算,将长三角107个城市分为交通优势与经济发展匹配度低型、基本匹配型、匹配度高型,并且呈现出经济越发达地区交通越为滞后的特点。根据交通优势与经济发展匹配度低型、基本匹配型、匹配度高型这三种交通类型,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对于匹配度低型城市,其交通基础设施已经相对完善,因此应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端服务业,降低低层次物流需求,来提升区域城市经济水平;对于基本匹配型城市,需要进一步改善其交通条件,能够吸引投资,提升工业化水平,从而实现提高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对于匹配度高型城市,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发展条件。通过区域环境的改善促进区域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
其他文献
自从地理信息系统出现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地理信息数据管理从早期的文件系统管理形式,到现在的以对象-关系为基础的空间关系数据库系统管理形式,从
城镇化是非农产业及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就其演进过程而言,城镇化的产生发展是农业发展、工业化推进与服务业崛起三大力量推动,并且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深,服务业将逐渐成
自1979年外资银行批准进入中国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年的时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银行在沪的分支机构数量、资产份额、赢利水平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
绝对定年的高分辨率全新世季风气候记录是研究过去全球变化的基石之一,本文基于贵州董哥洞4支石笋80个U/Th年龄、3577个氧碳同位素和349个微量元素数据的分析结果,建立了平均为5
本文结合经济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以上海市商业街区功能空间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探讨商业街区功能空间集聚形态与演化发展趋势,并深入分析商业街区集聚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商业街区功能集聚的层次性。本文分为六个章节,三部分。第一部分内容是第一章、第二章,其中第一章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二章主要是相关概念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福建省山区县域的生态脆弱性和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指出山区县域是福建生态省建设的难点,从而揭示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其次,选择福建省宁化县为研究对象
摘要当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存在着一定程度上举债度日现象,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于稳定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协同论一般原理的基础上,揭示该理论体系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的启示,从而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启示。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 风险 协同论 监管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1 对地方政
  本文从几个基本理论出发,对建设用地空间组织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具体介绍了研究区——重庆市渝北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首先构建城镇土地集约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