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9年外资银行批准进入中国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年的时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银行在沪的分支机构数量、资产份额、赢利水平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2006年底,外资银行被允许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基本上获得了与中资银行同场竞争的资格。外资银行在上海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地区集聚效应,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龙头城市和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吸引了绝大多数外资银行设置分支机构。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 本论文共有七章。首先,系统地回顾外资银行入华的历程,深入分析现阶段外资银行业务开展的情况,重点梳理外资银行在上海经营发展的特点,为下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打好基础。其次,研究外资银行集聚上海的特点和动因。追随客户是外资银行集聚上海最关键的原因,服务当地市场并不是当前吸引外资银行集聚上海的主要因素。此外,政策导向、人力资源、信息、都是外资银行集聚的重要原因。主要结论包括: 第一,外资银行在进入中国后有明显的区域集聚的特点。对于上海,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上海外资银行的机构数量和资产总量增长显著。集聚格局明显、外资银行业务规模上升、总部定位加强等以上三个特征。 第二,外资银行主要投资国是日本、美国和香港。把外资银行分类为欧美银行、日韩银行、港台银行三种类型进行了空间分析,发现欧美银行,集聚在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明显。日韩银行则主要集聚在虹桥商务区中心。港台地区银行分布相对比较分散,集聚现象不明显。 第三,论文从城市内部以及银行内部两个角度出发,从四大方面,探讨了外资银行区位选择上海的原因。主要影响因素为,政策导向、市场规模、人力资源、银行内部因素。并且,以花旗银行为案例研究对象,得出影响外资银行集聚的主要因素是政策和市场两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