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径流侵蚀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qui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室内放水冲刷试验、水动力学、土壤侵蚀学和稀土元素示踪方法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坡度、流量条件下的坡面径流侵蚀动力变化过程;观测分析了坡面径流的流态、流速、阻力等的时空变化特点;分别用坡面径流剪切力、坡面径流能耗动力学参数对坡面径流侵蚀发生的动力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条件下坡面侵蚀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在试验的坡度和流量范围内,薄层水流的流速随时间呈递减趋势,当坡度≥18°时流速变化随试验时间延长而波动剧烈;就不同坡位的流速而言,上半段流速变化较大,下半坡段流速较为稳定。2.在试验的坡度和流量范围内,雷偌数Re变化范围在300-1000之间,薄层水流存在由层流到紊流的过渡阶段,坡面平均雷偌数Re随坡度和流量均呈抛物线形式变化;试验范围内的坡度临界值为24°左右和流量临界值为7.5l/min~8.5 l/min。3.在试验的坡度和流量范围内,径流佛汝德数Fr均大于1,最大值为14左右,属于急流状态;随着坡度的增大,径流佛汝德数Fr也相应增大且Fr随着试验时间延长而减小的趋势也越不明显;与流量相比,坡度对Fr的影响显著;当坡度相同时,阻力系数f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该变化可能与坡面侵蚀发生过程有关。4.通过室内模拟冲刷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土壤的坡面径流的侵蚀特性并建立了剥蚀率跟径流剪切力关系以及剥蚀率与能耗的关系。结果表明:产沙随时间变化过程均呈波形前进并存在1~2个峰值,且颗粒细占的比重越大剥蚀率越大。与径流剪切力相比,就现状而言,使用能耗理论来研究土壤侵蚀精度更高。5.利用稀土元素示踪技术,对细沟发生侵蚀不同部位的相对产沙量、侵蚀发生发展过程和坡面径流输沙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放水冲刷条件下,细沟侵蚀发生的部位主要在坡上段2m以内;侵蚀发生的过程基本为坡面上端50cm首先形成沟形,而后在其下部某处随机出现跌坎并继续发育直至细沟贯通,与此同时,细沟沟底下切侵蚀剧烈;通过综合分析相同时间内不同流量下的各部分产沙量后发现,在相同坡度下,坡面各部位的产沙贡献率在8.5l/min左右流量下达到最大值;坡面径流输沙率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受坡度的影响规律不明显。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名称:坡面径流侵蚀输沙动力过程编号:40371075)的资助。
其他文献
针对高职英语教学"重输入、轻输出"的现状,本文探讨了以英语说、写输出为学习导向的职场英语教学实践。该实践以职场人士的日常工作话题为内容,以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环境中的
勉略带是近年来秦岭造山带研究中揭示出来的代表晚古生代小洋盆的缝合带 ,组成复杂 ,它们经历了不同的变质、变形改造 ,构成了不同构造背景、不同构造层次、不同物质组成、具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DEACMP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安慰剂加高压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新挑战、新难题,比如:精细化的预算管理要求与粗放型的管理现状之间的矛盾,加快预算支出进度与严格遵守财经法规之
微课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师信息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微课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数字资源建设,并可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穆课"等网络课程建设打下基础。
<正> 作为中国古史分期的一部分,对商代社会性质的讨论由来已久。然而,在目前史学界中,尽管存在着多种不同意见,但商代为奴隶社会一说似乎已成定论,为国内专著和教科书所采用
通过分析档案袋评价应用的理论基础,以及其融质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等为一体的鲜明特点,重点阐述了档案袋评价方式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作用,同时针对档案袋
幼儿提问是其主动学习的体现;早期问题意识的培养意义深远。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需要转变教师是权威的观念、只有教师才是提问主体的观念以及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的评价观念;同
我国长期实行的外汇干预和冲销一条线模式导致种种经济问题表明这一政策搭配不具有可持续性。本文对顺差的发生、外汇储备的积累、基础货币的投放和冲销操作这四个环节分别分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总结出影响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因素,并提出促使学生形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