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g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时代以来,劳动教育便成为了教育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劳动教育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有多种,结合学科特点,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物理学科有着独特的学科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并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在物理学科中融入劳动教育具有充分的可行性与优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不仅能够教会学生物理知识,凸显物理知识的价值和作用,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为目标,提出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教学策略并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的劳动教育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生活化”教学理论的依托下,对核心概念进行初步界定,对劳动教育的教育目标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对物理教材中的劳动教育素材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归纳总结出目前所使用的物理教材中劳动教育的呈现方式。通过对一线物理教师的访谈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了当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窘境。第三部分对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教学策略——立足于物理教材,融入劳动教育;把握物理课堂,体会劳动精神;记录劳动素材,融入课堂教学;利用物理作业,体现劳动教育以及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从教师、学生、课堂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教学策略。第四部分设计了融入劳动教育的物理教学设计框架,以《摩擦力》为例,完成了将劳动教育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教学案例,对所提出的教学策略进行阐述、应用与讲解。
其他文献
学科大概念单元教学是有效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新样态,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尝试性探索,是“单元—主题—专题—议题”教学模式的综合化运用。立足学科大概念统整单元规划、依托学科大概念设置教学目标、再构真实情境创设议学活动、指向学科任务建构单元评价,是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教师以具体课例切入,针对文本分析,有效设计单元教学,推动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幼儿时期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探索心,而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必要条件。而大部分幼儿园都设有阅读区,在实践中阅读区的功能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目前,主要存在教师对阅读区教育价值认识的片面性,阅读区创设陈旧单调,可共享资源的种类少等问题。
“双减”政策的颁布和落地,明确了学校不仅要减轻学生课业的负担,更应将增效提质作为高效教学课堂的主方向。当前,提高学生阅读技巧、培育学生语文素养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燃眉之急,因此,语文教师须重新设计和规划整体的施教思路,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从根本上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来稳妥落实“减负不减质”的教学目标。文章首先说明了语文阅读分层教学的核心内容及其重要形式,重申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网络视频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图像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导思维模式,视频博客在此背景下进入大众的视野,成为当下兴起的视频社交方式。在商业领域,视频博客也做出了多元化探索,受到来自品牌方、平台以及新媒体创作者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在品牌与用户的互动中,扩大品牌在用户心中的好感度,将用户转化为品牌的潜在消费者。以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作为理论框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OPPO如
我国在对外贸易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在对外贸易开展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由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使得如何打破知识产权壁垒,解决知识产权在对外贸易领域中所面临的法律保护冲突变得尤为重要。鉴于此,中国应尊重各国差异,充分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提出“中国方案”。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市场需求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到文化消费,文化经济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标准,越来越多国家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形式,正是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地方到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力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虽然当前取得一些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营销问题,
茶艺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构成部分,不仅具有良好的审美功能,而且内涵丰富。高等院校应当积极开设茶艺社团,在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效果的同时,也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供助力。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环节开设茶艺社团活动重要意义,并且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供广大高校教育界同仁参考。
高铁车站广场作为衔接车站与城市的媒介空间,其功能及空间形态与城市的关联度是体现车站与城市协同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文章立足于对高铁车站广场的基本功能及现有空间布局模式分析,从车站广场的现存问题出发,结合实践案例,揭示高铁车站广场在城市协同背景下向立体化权属划分、综合交通中心、多元化城市场所三个层面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