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市场全球化和波及全球的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刺激下,商业模式问题日益成为管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焦点。本文首先剖析了新一轮商业模式研究热潮的特征与主要研究焦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三维度框架,以揭示商业模式在企业流程与跨边界组织架构、客户需求、市场交易条件这三个方面对交易增量和相应市场规模扩张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分析支持了现有理论关于商业模式功能、作用等方面的实证研究结论,即: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然而,现存理论关于对商业模式效能的评估与实证检验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研究基础不系统、技术路线缺失或分析逻辑不清晰、对商业模式效能的内涵界定模糊等缺陷;在评估方法上,尚无法确定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促进作用的大小和持续性。本文研究的目标,就在于提出并检验一个基于系统的结构理论模型的商业模式效能评估方法,并探讨其合理应用问题。 本文将商业模式的效能定义为一个具体的商业模式实现其特定功能或发挥其特定作用的程度。显然,这里提出的效能是一个效率指标。这是对迄今为止商业模式功能研究的一个突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商业模式的结构效应可以用容器容量来表征,该容量刻画了商业模式功能的大小;而起到维护并固化商业模式结构板块功能的规则强度,反映了商业模式发挥作用的持续性水平。因此对商业模式结构容量的测评,能有效地评估商业模式的效能,而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验证了面向容量的测量指标的合理性。 针对商业模式的容量测评问题,在容器模型理论基础上,本文将现有分散在不同文献中对商业模式测评的要素和度量标准集中起来,有机整合到对商业模式板块性能的测评之中,并开发了一套比较完备的评估商业模式效能的量表。本文沿着“概念本质—构成要素—结构—功能-效能”的分析路线,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度量并验证了商业模式容量对商业模式效能的直接影响,以及商业模式容量通过优化战略协同水平而对商业模式效能产生的间接影响。这一实证研究为商业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开辟了一条新的可管控的管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