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给予抗粘附药物丹参、蛇毒对结肠癌术后预防肝转移的效果及对癌细胞表面ICAM-1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4-5周龄Balbc/c裸鼠24只,体重17-20g,置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 condition)级条件下饲养。按体重大小编号,成组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于建立模型前2日腹腔内给药,每日一次,共3周,实验组分别自腹腔注射丹参0.7ml/只、蛇毒3.125×10-2单位/只、丹参0.7ml和蛇毒3.125×10-2单位/只,以上药物均用生理盐水调整至1.4ml。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4ml。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悬于RPMI1640培养液中,置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调整浓度约为1×107个/ml。无菌条件下以1%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裸鼠,纵切口入腹,结扎脾胃韧带,从脾下极进针,于脾被膜下缓慢注射癌细胞悬液0.1ml,关腹。5周时处死小鼠,观察原位移植瘤生长情况、肝转移情况,计数各肝脏表面转移结节数,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取新鲜肝转移癌结节,制成细胞悬液并调整浓度为1 × 106个/ml,加入ICAM-1—FITC工作液上流式细胞仪检测肝转移癌结节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肝脏表面转移结节数采用秩和检验、ICAM-1的表达采用方差分析、肝转移结节数与肝转移癌结节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实验各组均有脾内原位移植瘤生长,24只裸鼠均存活,原位移植瘤种植成功率100%。生理盐水组、丹参加蛇毒组各有5只裸鼠发生肝转移(5/6)、丹参、蛇毒组各有4只裸鼠发生肝转移(4/6)。各组肝转移结节数相比差异显著(P=0.007)。对照组高于丹参组(P=0.018)、蛇毒组(P=0.018)及丹参加蛇毒组(P=0.008)。对照组肝转移癌结节细胞表 山西医科大学2003届硕日讲究生毕业论文而ICAM一1的表达高于丹参组(尸<0 .01)、蛇毒组(尸<0.01)及丹参加蛇毒组(尸<0.01)。肝转移癌结节数与癌细胞表面ICAM一1的表达呈直线正相关廿=0 .657,尸<0.05)。光镜下观察加入抗粘附药时细胞生长欠佳,粘附性降低,明显稀疏,有散在圆形细胞漂浮。结论抗粘附药物可减少肝转移结节数目,有效干预实验性结肠癌的转移,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癌细胞表而ICAM一1的表达,阻止细胞粘附有关〔抗粘附治疗可能是防治肿瘤转移的一个新方};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