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俗电影”的符号学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ettym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影视艺术长久以来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尤其在20 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黄土地》、《红高粱》等一系列影片在国内外的成功,这些被电影理论家们命名为“新民俗电影”的作者及影片本文便成为新时期电影艺术的主角。新民俗电影具有更多反映民俗负面效应的审美取向,借批评民俗的不合理性来批判社会制度的黑暗与不人道,另外还采取折衷的中性态度,对民俗实行“扬弃”。将众多带有民俗化倾向的影片放在一起,会发现这类影片的一些共同特征和倾向,比如对民风民俗的渲染,对色彩的大胆使用,对女性生命体验的再现等等。作为当代中国影坛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张艺谋所演绎的不外是一些民族传奇、民间故事,一些平实的记忆或某段历史的素朴印迹,然而观众于其中获得惊奇、震撼、感动和温暖。纵观他的影片,从《红高粱》开始,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思想脉络:从反叛旧伦理道德观到构成新伦理道德观的转型。他的电影体现个人与秩序、人性与传统冲突的主要手段,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张艺谋塑造的人物不以表现人物的具体形态、人性及其个性心理为追求,他想要表现的是一种带有抽象性、普遍性的人,可以说是“某种类型的人”,而通过这些单个的人来表达某种情绪、某种思想,从而使这些人物有了第二种身份,成为负载意义的一种表现符号。在张艺谋的多数电影中,经过符号化处理的人物大体可分为三类:女性、男性、专制者。具有神性的女性、软弱的男性、象征封建力量的专制者几乎成了张艺谋电影的一种“艺术规律模式”。这些人物不完全是生活中的人物,也不是完全陌生的人物,服从于其文化理念、电影造型的需要。同时他也让我们记住了电影语言本身,红、黄、蓝三元色为主基调的带有民俗画色彩的纯粹而明艳的组合,渲染出一个带着一点蛮荒朴素气息又不乏诗意的离我们既近又远的艺术世界,它所带来的视觉亢奋,与剧情的大悲大喜、人物性格的大爱大恨形成强烈和谐的共振。本文运用电影符号学及女权主义等新电影批评方法来着力分析新民俗电影尤其是张艺谋民俗电影,首先简单回顾中国电影民俗化的进程,随后运用诸多电影理论研究方法对极能代表中国新民俗电影风格的张艺谋的三部剧作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电影研究的发展出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本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对体重为0.2g—2g和2g—20g两阶段黄颡鱼的生长性能、体成分、肝脏成分、肌肉和肝脏RNA/DNA进行研究。0.2g—2g阶段黄颡鱼共9000尾,随机分成9组,
环氧树脂有诸多方面的优点,然而,由于环氧树脂是交联度很高的热固性材料,它的裂纹扩展属于典型的脆性扩展,其固化物脆性大、耐热性差、抗冲击强度低、易开裂,难以满足日益发
近2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政府越来越重视山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修建高等级公路乃是重中之重,在山区建设高等级公路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山区公路边坡岩体是一种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工商管理界兴起的一种组织管理理论。这种组织管理理论在当今的企业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时间,学习型组织成为一个时髦的词语
众所周知,翻译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它要求译者既要传意准确,还要传神生动,反映出作者的本意及其语言风格和特色。这就需要译者能够较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的特征和互相转
当前中职语文课改需要紧紧把握人文教育底线,进一步挖掘和创新教育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发展。由此,本文主要就中职语文课改专业化的
以国外MOOC主流平台为对象,从平台基本情况、课程设置、授课及考核方式、投资方式、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期望在学分建设、校企合作开发、资源关联及实时交互等方面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借助于信息化手段,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最终实现高校人员的科学管理。本文利用分层思想详述了其总体
政府公信力是一个衡量政府信用状况和信用程度的重要概念。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从总体上来说正在逐步提高,但也有部分地区呈现出弱化趋势。这种弱化趋势体现在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