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依然突出,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归根结底又是农民增收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构成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农户收入结构的这一变化对农户的经济活动乃至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户经济活动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实现家庭的可持续发展。农户工资性收入的提高或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农户的融资。本文以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为基础,通过对湖南省部分县市农户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对农户的收入水平、储蓄与消费情况、融资需求等方面进行调研,采用二项逻辑(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工资性收入水平对农户融资产生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 (1)农户工资性收入提高会使得农户简单生产的融资需求下降; (2)农户工资性收入提高会使得农户扩大再生产的融资需求上升; (3)农户工资性收入提高会使得农户日常生活开支的融资需求下降; (4)农户工资性收入提高会使得农户大额消费支出的融资需求上升。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政策与建议: (1)多种途径提高农户的工资性收入水平; (2)创造更好的金融环境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 (3)政府给予农户融资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