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嗜热古菌Sulfolobus tokodaii PCNA复合体的生化性质暨Hjm与Hjc相互作用的初步鉴定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5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存在自然环境中的所有生物都会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不利于其生长的危险,例如来自于生活环境中的各种有害化学物质以及生物自身体内的有害代谢产物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生物的基因组DNA造成损伤,而生物体内拥有完整的一套DNA修复系统,维持其基因组稳定。值得注意的是超嗜热古菌比起一般生物生活环境更加恶劣,但是仍然能活跃生存在那种极端环境中,其体内必定含有更优越的DNA损伤修复机制。此外,由于古菌DNA代谢中的各种因子与细菌相比更相似于真核生物,所以探索古菌DNA代谢奥秘,无疑也会为复杂的真核生物研究提供可靠的帮助。 滑动夹(sliding clamp)参与DNA复制,修复以及细胞周期调控等多种DNA代谢途径,是各种生物维持生存必要的蛋白因子,可以作为一种平台与DNA代谢中的多种蛋白因子相互作用,例如DNA复制聚合酶,连接酶等。细菌中的滑动夹为DNA复制聚合酶的一个亚基称β-夹子(β-clamp),真核生物和古菌中称这-蛋白为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不同生物的滑动夹虽然在序列上并不是保守的,但是结构上都是一种相似的环状复合物,中间具有-DNA通过的孔道,预示着它们发挥功能作用的方式可能是相似的。例如,几种滑动夹都需要一种辅助蛋白的参与作用,即滑动夹装载蛋白(clamp loader),细菌中为γ-复合物,而真核生物和细菌中为RFC(replication factor C,RFC)。然而,滑动夹复合物在三种生物域中也具有多样性,例如,他们寡聚状态也并不保守,细菌中的β-夹子为同源二聚体,真核生物及广古菌中PCNA为同源三聚体,而泉古菌中为异源三聚体。由于在古菌DNA修复系统中,PCNA是不可缺少的因子,因此,研究古菌的这一蛋白对于了解其特有的DNA修复机制十分有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对超嗜热古菌Sulfolobus tokodaii三个PCNA亚基间的相互作用和一些生化性质的初步研究。主要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了来自S.tokodaii三个PCNA亚基的重组蛋白,首先利用His-pull down,酵母双杂交以及分子筛层析等蛋白互作方法,检测到体内,体外PCNA单亚基均不能形成同源聚体,PCNA1和PCNA3可形成二聚体,PCNA1,PCNA2和PCNA3形成三聚体。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PCNA2和PCNA3也可形成三聚体,其中的成分有两种可能,即PCNA223和PCNA323。接下来我们设计实验验证其成分,主要是利用His-pull down方法,鉴定出了一种新的PCNA三聚体,其成分为PCNA323。然后结合Pull down和分子筛层析两种方法将PCNAl23和PCNA323两种三聚复合体分别纯化出来,并分别检测它们对参与DNA修复的几个蛋白因子活性的影响。发现两种复合体均以相同程度抑制解旋酶StotHim以及连接酶StoLigase活性,PCNA323较强于PCNAl23刺激核酸内切酶StoHjc的活性。本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与其他报道相比较分析,发现古菌中的PCNA亚基间相互作用关系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即使是同属泉古菌的S.solfataricus或Aeropyrumpernix中的同源PCNA都存在着差别。关于本文中鉴定出的PCNA两种三聚体复合体的具体功能,以及相互之间差异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分析。 另外,有文章报道在S.solfataricus中PCNA可以与重组修复过程中的核酸酶Hjc(Holliday junction cleavage)具有相互作用,Prococcus.furiosus中PCNA与Hjm具有相互作用。同时,我们发现S.tokodaii中StoHjc可以与同样参与重组修复途径的StoHjm解旋酶(Holliday junction migration)具有相互作用,根据以上信息,我们推测PCNA,StoHjc和StoHjm可能会形成一种三聚体行使某种生理功能,于是着手实验验证这种猜测。在本论文的后一部分,我们介绍了有关StoHjm和StoHic的工作,通过分子筛层析,His-pull down和酵母双杂交证明了StoHjm可以与StoHjc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且StoHjc抑制StoHjm的解旋酶活性。目前,虽然没有检测到StoHjm和核酸内切切酶StoHjc与PCNA之间具有相互作用,但是我们会优化实验条件继续研究。另外,为了了解StoHjm与StoHjc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我们计划利用缺失突变方法进一步探索。 本文初步研究了S.tokodaii中PCNA,以及Hjm和Hjc这几个蛋白的生化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为深入了解S.tokodaii的修复机制提供了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淫羊藿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目前记载有55种,80%为中国特有种,贵州、四川、湖北等为淫羊藿属植物的变异中心。本研究对主要来自于四川、贵州的18种淫羊藿植物进行了较系统的形态学、种间杂交、RAPD标记、PCR-RFLP标记等方面的研究,以便为淫羊藿属植物系统分类、遗传多样性及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形态学研究发现,大多数种类在形态分类性状
河南省农作物秸秆非常丰富,但现在利用率非常低。豆制品生产产生许多废弃物。为了探索一种简单的无公害、资源化处理技术,本实验使用简易木制发酵槽为容器,采用不同的原料投
本研究系统的从海南岛五指山热带雨林区采集到433份土样,利用醋酸钠选择培养基的分离方法从中分离到1009株芽孢杆菌,其中产晶体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简称Bt,下同)野生菌株30株,伴孢晶
近亲交配增大子代中有害隐性基因变为纯合子的机会,提高有害隐性等位基因在后代中表达的风险,导致繁殖成功度下降、子代死亡率增大以及畸形和疾病的产生等。而生活在同一群体
学位
泛素化指泛素蛋白分子与体内其它蛋白形成的共价结合,这种翻译后修饰除了引起经典的26S蛋白酶体依赖的蛋白质降解之外,还涉及一系列的其它重要胞内生理进程。泛素结合酶E2在
水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分,全世界每年由于干旱导致的作物减产超过其他生物、非生物胁迫造成减产的总和。大多数植物遭受干旱逆境后各个生理过程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
本研究以2006年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刀鲚仔稚鱼的早期发育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水域的数量变动规律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保护刀鲚仔稚鱼资源提供
我们前面的工作已经证明TaSI1和TaSC基因是受盐诱导表达的,且通过异源转化实验证明这两个基因能够提高拟南芥的耐盐性。其中TaSI1是通过双向电泳的方法获得的,在耐盐材料RH87
氮素是水体污染中的一类重要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极大的危害,它主要以有机氮和无机氮两种形式存在。传统的生物脱氮是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完成的,首先氨氮由自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