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lb0628w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随着全球产业重心逐渐向服务业倾斜,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势头强劲,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攀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产业内贸易这一最先出现于发达国家间的新型贸易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如今,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间,产业内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产业内贸易也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要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不能仅仅满足于产业间贸易规模的扩大,更应主动转向产业内贸易,以获取更大的动态贸易利益。国内现有产业内贸易研究多集中于制造业,学术界尚无针对中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分析研究。本文以中国与欧盟服务贸易为切入点,对两大经济体间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国内外产业内贸易相关研究综述,本文首先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加以梳理,并对影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作出分析。实证从现状分析、指数测度、回归检验三个部分展开。统计数据显示,尽管近年来中国与欧盟双边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但存在进出口和行业间的不均衡现象。基于联合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库中2003-2009年中国与欧盟服务贸易统计数据,本文分别采用产业内贸易G-L静态测算指数以及MIIT动态测算指数,从总体和分行业两个维度,对中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和贸易增长类型进行了研究。对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的回归检验由以下两部分组成。在服务业整体层面,选取国家规模、人均收入差异、服务开放程度差异、货物贸易密集度、人力资本投入和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解释变量,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对2002-2008年中国与欧盟15国间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在服务业行业层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运输部门,基于2007年中国与欧盟21个成员国横截面数据,针对货物贸易密集度、运输部门开放程度、基础设施质量、研发投入差异及人力资本投入因素对运输部门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本文就如何提升中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增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文章从目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以及问题分析入手,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母语迁移是一种在二语学习过程中无法忽视和否认的现象。大量研究表明,人们要对第二语言习得或外语学习现象做出充分的解释,就必须考虑语言迁移这一因素。由于外语学习者在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数据采集已经告别了人工采集的阶段,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的数据采集系统,并且随着通信技术发展,无线方式成为发展方向。无线传输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应用己经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快速渗透到了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网络应用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贴近生活领域。网络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正> 一、“皇帝”称号的由来 “皇帝”二字最早見于尚書,呂刑称:“皇帝哀矝庶戮之不辜”,“皇帝清問下民”,郑注誤以皇帝为顓頊为帝堯,孟子赵注謂“帝为天”是对的。詩正月
一、背景与目的按照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较成熟的失业理论,失业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经济循环所影响的需求不足性失业;另一种是劳动市场供求结合机制不完善所产生的结构性失业
为了对结构复杂的并联构型手控器进行力反馈操作,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仿真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方法.首先分析Maryland构型的手控器并建立其数学模型,同时在Sim Mechanics仿真环境
随着全球商品价格、利率和汇率的剧烈波动,企业产生了强烈的避险动机及需求。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具有规避风险、低交易成本和高杠杆性等特点,各国企业开始大幅度运用衍生工具来
<正> 了解国外企业运作的最佳作业方法(Best Practice),对国内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埃森哲认为,这种所谓国际上的“最佳作业方法”,可能也应该越来越多地来自于中国企业。
近年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下,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政策支持和财力支持与日俱增,高校作为我国不可或缺的人才培养基地,必然也是受益对象,理应合理管理和运用资产,以稳定教学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