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磨料射流破碎高温花岗岩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js08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氮喷射压裂有望解决干热岩(普遍为花岗岩)压裂过程中起裂压力大、井筒封隔困难、储层改造体积有限等问题。要实施该技术,首先需要利用液氮磨料射流在高温储层中喷射形成射孔孔眼。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揭示了液氮磨料射流破碎高温花岗岩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采用离散相模型,建立了液氮磨料射流流场三维计算模型,考虑液氮物性随温度、压力的变化以及流场湍流对颗粒运动轨迹的影响,研究了液氮射流对磨料颗粒的携带能力,得到多个关键参数对颗粒运动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强湍流影响下,颗粒在喷嘴外流场中运动轨迹随机性较强;液氮在高速流动条件下对颗粒具有较好的携带能力;相较于磨料水射流和氮气磨料射流,颗粒在液氮磨料射流中喷嘴出口速度最大,但在喷嘴外流场中颗粒速度衰减较快;模拟条件下,喷嘴压降、喷嘴直径和磨料质量流量对颗粒运动速度影响较大。(2)采用热-流-固耦合方法,将流体流动、换热与岩石形变模拟相耦合,计算了液氮磨料射流喷射高温岩石过程中流-固界面的换热效率、岩石内渗流与传热以及岩石内的热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液氮射流在流-固界面的高速冲击及强湍流作用增强了界面处流体与岩石的换热效率;液氮在岩石内的渗流显著加快了岩石的冷却速度;冷冲击在岩石内引起的热应力表现为拉伸应力,主要作用于岩石表面冷却区域。(3)开展低压液氮磨料射流冲击传热实验,研究了磨料颗粒对流-固界面传热效率的影响规律,结合渗透率及声波测试方法,探究了液氮冷冲击引起的岩石损伤。结果表明,磨料颗粒提高了岩石表面液氮润湿边界的扩展速度,加快了岩石冷却;高温岩石损伤主要由液氮射流冷冲击引起,表现为岩石表面热裂纹生成、渗透率增大以及声波速度降低,岩石初始温度越高,岩石冷却后损伤越严重。(4)开展高压液氮磨料射流冲击破岩实验,研究了高温花岗岩在低温流体、高速颗粒冲击共同作用下的破碎特征。结果表明,相比氮气磨料射流和磨料水射流,液氮磨料射流破岩效果更好,射孔孔眼具有体积大、形状不规则、壁面粗糙等特点;前混液氮磨料射流具有比后混液氮磨料射流更好的破岩效果;实验条件下,岩石初始温度、喷嘴压降、颗粒直径以及喷嘴直径均对液氮磨料射流破岩效率有较大影响。(5)采用表面形貌仪和电镜扫描等手段观测破碎岩石的微观表面形貌及断裂特征,分析了低温流体冷却、高速颗粒冲击、热应力及流体水楔作用对岩石破碎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氮磨料射流喷射孔眼表面伴有较大凹坑、凸起或深壑生成,表现为岩屑大块剥落特征;液氮磨料射流作用下,高温花岗岩破碎主要以脆性断裂为主,但局部区域存在塑性形变引起的韧性断裂;孔眼不同区域由于受力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断裂模式;破岩过程中,液氮射流冷冲击对岩石造成损伤,在热应力拉伸、颗粒冲击、流体水楔共同作用下,岩石通过裂纹生成、扩展与交汇的方式实现破碎。研究结果揭示了液氮磨料射流破碎干热岩的作用机制,可望为液氮喷射压裂干热岩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本次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碳酸盐岩为例,充分利用岩心观察、测井分析、实验测试等多种地质研究手段,将有机地球化学和无机地球化学相结合,给出了研究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有机质特征及其富集机理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相关的有机质富集模式。有机质丰度特征显示,研究区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较低,不属于优质烃源岩范畴。为了明确研究区有机质丰度分布情况,根据测井伽马曲线(GR)与有机
震旦纪-寒武纪是地质历史时期中一段特殊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伴随着很多重大地质事件的发生,例如古大陆的裂解、重组,全球大氧化事件,生物大爆发,古海洋氧化等。连续稳定分布的震旦系-早寒武世地层在扬子地台广泛分布,为这一特殊时期有机质生物来源、古海洋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模式的研究提供了保障。位于上扬子区的四川盆地钻井揭示了厚度巨大的寒武系麦地坪组和筇竹寺组泥页岩沉积,而震旦系陡山沱组则主要位于四川盆地周围的
我国川东南地区埋深超过3500m的深层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储量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但随着埋深的增加,页岩基质脆性特征减弱,三向地应力增大,水力裂缝遭遇近井地带天然裂缝时易被捕获,难以沟通远井地带的天然裂缝,导致最终形成的水力裂缝形态简单,控制体积小。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深层页岩储层力学性质表征以及水力裂缝扩展行为模拟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以期为深层页岩储层压裂改造形成复杂水力裂缝形态提供理论支
低渗透油藏在油气田开发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孔喉狭小,采用常规水驱开发时存在渗流阻力大、注水开发见效慢等问题。而CO2流动性强,在原油中有良好的溶解度,与原油之间界面张力小,更易进入低渗储层。CO2注入过程中油气界面变化和传质过程复杂,因此有必要深入认识低渗油藏CO2-原油之间的相互作用、微观驱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首先,本文将CO2-原油体系高温高压溶胀实验、界面张力实验以及岩心驱替实验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侏罗系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储层埋藏深度通常大于4500 m,属于典型的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储层中天然裂缝发育,有效裂缝的分布对油气富集和产能具有重要意义。明确储层中天然裂缝的发育规律及有效性,建立深层裂缝储层的发育模式,可为该区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论文利用野外露头、岩心、薄片等资料,分析了准南冲断带深层侏罗系储层天然裂缝的成因类型、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依据地表露头观
受多期构造变形和应力场的影响,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形成多期次、多组系、多尺度断层及其相关裂缝,对岩溶缝洞储集体的形成和分布起明显的控制作用。论文以塔河油田四、六、七区典型单元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薄片、测井、地震和分析测试等资料,在阐明溶洞分布规律、多尺度断层和裂缝发育特征及其与构造应力场关系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多尺度断层和裂缝对溶洞发育的控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气液两相流存在于各种油气生产井筒内。由于不同地形的复杂构造,几乎所有水平井都存在弯曲段,而弯曲段相比直管段的特殊结构会引起一定的流型变化和流动参数变化。在油气井中常常出现各种流动型态,其中最不稳定的就是段塞流,也是运移规律最为复杂的一种流型。它的存在会影响井下生产泵的工作效率,从而影响油气的产量,降低了管道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提高泵的效率和油气井产量,得到水平井筒内段塞流的流动
本论文针对致密油储层孔隙类型复杂、多尺度孔喉发育,且自发渗吸规律研究较少,以及核磁共振在表征致密储层孔喉结构、渗吸采收率的适用性等问题,研究了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吸规律。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储层岩心、露头岩心、临兴气藏岩心,开展了一系列孔喉结构表征实验。结合核磁共振技术,开展岩心多级离心实验,为更好地表征了致密储层的孔喉结构及可流动性特征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基于传统的体积法和核磁共振技
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依赖于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的发展和应用。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通过“分簇射孔”技术实现一段多裂缝扩展,常规分簇数为2~6,最新极限限流技术则将段内簇数增加为12~15簇,从而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作业成本。“分簇射孔”技术目标为实现一段多裂缝的起裂与扩展,但现场光纤温度、光纤声以及示踪剂监测发现多裂缝存在非均匀起裂与扩展问题,即各簇射孔不一定均会起裂、各射孔簇进液也存在不均匀现象。因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资源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中,且储层普遍具有弱胶结、非封闭等特点,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储层失稳以及甲烷不可控逸散等问题,导致能源采收率低下。目前关于水合物增产的手段通常为优化钻采设备以及开采方法,而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潜在的地质以及环境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实现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注CO2/水乳液生成低渗CO2水合物盖层,人工建立封闭储层降压环境的技术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