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一部体现存在主义和女性主义观念的玄学侦探小说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7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1926-2005)被誉为“战后英国最有才华、最严肃的小说家”,“最伟大的当代作家和后现代小说家”。他的作品一向被奉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范例。国外对福尔斯的小说研究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产量颇丰;可是国内对福尔斯的小说研究更多的集中在他的早期作品上,对于福尔斯80年代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幻想》很少提及。笔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挖掘《幻想》这部小说作为玄学侦探小说的显著特点。本文首先分析福尔斯在作品中所套用的侦探小说模式及其反常规的特点,并进一步证明它是一部玄学侦探小说;然后,通过对比《幻想》和福尔斯的另外一部短篇侦探小说《迷》,总结福尔斯本人对玄学侦探小说理论的特殊贡献;最后阐释隐含在这部伪侦探小说中的“玄学”因素:存在主义和女性主义观念。根据以上的分析和研究,笔者得出结论,在《幻想》这部玄学侦探小说中,福尔斯借用侦探小说的模式探讨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及男女平等的社会理想,旨在用侦探小说这只“旧瓶”装入“新酒”。
其他文献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被认为是最伟大的英语小说家之一。其经典作品《阿尔迈耶的痴梦》,《白水仙号上的黑家伙》,《黑暗的心》,和《吉姆爷》都受到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关
日语中的省略表达有着其独特之处,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只有很好的了解这些特征才能有效的掌握日语中的省略句。本文在继承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国人学习者的视点出发,通过大
在后殖民语境中,主体性一直以来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根据黑格尔和萨特的定义,主体性在这里主要是指一种主导性的身份和地位,即一种主导性主体,而他者则主要是作为其对立面而存在,是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中国高校在校英语学习者和在中国高校的美籍留学生作为受试者,搜集会话完型问卷,进行对比研究,调查中国高校英语本族语者与英语学习者的恭维应答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