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p11(S100A10),是s100家族成员最近发现的血清素五羟色胺1B(5-HT1B)和五羟色胺4(5-HT4)受体结合蛋白,属于EF手形钙离子结合蛋白,调节细胞的靶蛋白以适应细胞内的钙离子信号。自从2006年以来,有关抑郁症与p11关系的研究成为该领域的热点之一。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大脑特别区域pll基因表达下调,导致该部位5-HTR1B和5-HTR4的表达降低,从而使机体表现出抑郁症状,与五羟色胺受体1B (5-HTR1B)相互作用,调节5-HT1B受体的信号转导。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速度不断加快,脑血管疾病也呈现出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临床中常见疾病。根据调查得出脑卒中患者主要是由脑出血以及脑梗死引发,进一步引发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以及脑实质损伤,最终导致患者不良预后,其中包括神经紊乱、情感障碍与躯体活动异常。然而抑郁症属于情感障碍疾病的一种,也是脑卒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鉴于Maes提出了抑郁症的免疫反应假说,脑卒中是否引起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改变做了探讨。目前国内外对于脑卒中引起抑郁症的发生机制进行了一些研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考虑其确切机制目前还不明确。因此,研究脑卒中引起抑郁症的分子机制,以寻找治疗抑郁症的新方法。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PBMC p1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1.临床脑卒中诊断: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对患者疾病做出诊断,确诊为脑卒中。入组标准:急性脑卒中后2周至6个月;首次发病,符合全国脑血管病第四次学术会议制定的卒中诊断标准;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治疗前或治疗后意识清楚;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排除标准:原发性功能性抑郁症、原发性功能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以及成瘾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药物滥用史;严重躯体疾病如肿瘤、血液系统疾病以及重大手术伤害;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抑郁;既往有抑郁病史及精神病疾病史。2.对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状、卒中后无抑郁症状于发病后2周到6个月及正常人群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和抑郁症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心理测试、量化积分。判定是否有抑郁症及其严重程度。方法如下: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17分;或SDS量表总分<40分为正常;40-47分为轻度;48-55分为中度;>56分为重度。3.发病后10天到21天时空腹抽取抗凝血5m1静脉血,新鲜抗凝血四个小时之内提取RNA,若不能及时提取RNA把新鲜抗凝血放于4℃,六小时内必须提取RNA,然后逆转录cDNA后,用定量PCR仪分析p11mRNA的表达。结果1.卒中后抑郁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11基因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和脑卒中组(P<0.05);2.对照组与脑卒中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11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卒中后抑郁患者p1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2.卒中后无抑郁患者p11基因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