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消化内镜隧道技术发现Laimer纤维存在情况概述及功能探讨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j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内镜下影像资料的分析,探讨经隧道技术发现Laimer纤维的存在及形态功能特征,包括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及其形态学特征。以及对4例食管近贲门区平滑肌瘤的病例进行分析,推测Laimer纤维与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的发生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相关功能。  方法:回顾性选择并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3月期间,符合贲门失弛缓症诊断标准并于解放军总医院内镜中心行POEM术治疗的患者的相关数据及资料。共筛选出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1806例,其中有170例患者于我院行POEM术治疗,保存有录像资料的病例为165例,故将此16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通过分析Laimer纤维的存在与患者年龄、性别、贲门失弛缓症的内镜下Ling分型、隧道建立位置的关联,来分析Laimer纤维的存在率及推断其功能。  同时对于4例发现存在疑似Laimer纤维分布的食管平滑肌瘤病例进行临床相关资料的分析,推测Laimer纤维是否与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在纳入的165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中,共有78例存在Laimer纤维,发现率为47.27%(78/165)。男性患者中发现43例,女性患者中发现35例,男性患者中的发现率高于女性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78,P=0.240)。不同年龄段的AC患者中,66~75岁年龄段AC患者中Laimer纤维发现率最高,发现率为80.00%,其次为36~45岁年龄段AC患者,而Laimer纤维在26~35岁年龄段患者中发现率最低,但各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708,P=0.057)。LingⅢ型中发现率最高,达57.14%(4/7),其次为LingⅡ b型患者,发现率为48.57%(17/35),而LingⅡ。型中发现率最低,仅为34.78%(8/23)。但不同Ling分型分组间发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88,P=0.480)。Laimer纤维均位于食管下段括约肌中,食管右侧壁发现率最高,为24.24%(40/165),其次为食管后壁,发现率为22.42%(37/165),食管前壁及左侧壁发现Laimer纤维较少。食管不同部位黏膜隧道开口者发现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92,P=0.013),其中以食管右侧壁及后壁建立隧道入口者发现率较高。Laimer纤维于内环肌的内外侧均存在,多起源于外纵肌层,穿行至内环肌层表面走行,后穿回至外纵肌层,但内环肌表面分布更多。其形态多样,多为一束肌纤维沿食管长轴走行或呈半括号型“)”,少数可见多条纤维交叉。  4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均为男性,病变均位于食管下段及贲门区附近,肿瘤来源于固有肌层中,在肿瘤表面均发现与Laimer纤维特点相同的肌纤维,推测Laimer纤维与食管下段近贲门区的固有肌层起源的平滑肌瘤相关。  结论:Laimer纤维较为普遍的存在于AC患者食管下段括约肌中,且多见于食管右侧壁及后壁,推测其可能具有稳定内环肌,维持食管下段至贲门的形态,减少内环肌移位及其实发生的功能,但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而Laimer纤维与食管下段固有肌层起源的平滑肌瘤发生是否有关仍待进一步确定。
其他文献
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理所当然地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体育教学
目的:检测钙敏感受体(CaSR)和II型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2)在新生小鼠PPHN模型中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a SR激动剂及抑制剂在新生小鼠PPHN模型中对Ca SR和11β-HS
本文讨论CIMS车间层的实时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介绍SEU-RTDB系统的研制方法,指出事务调度,优先数分配,并发控制策略是该系统的重点所在。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是在早期胚胎中发现并分离克隆出来的一类未分化的多能性细胞。ES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且保持其不分化的特性,在体外,如培养条件适当,ES细胞
目的:研究北方汉族原发肾病综合征(PNS)儿童的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16内含子Alu片段插入/缺失(I/D)多态性,探讨二者及其联合
目的:BUC(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膀胱尿路上皮癌)是膀胱癌的主要类型,约占膀胱癌的90%,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有报告显示BUC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加上它复发率高
目的:探讨交感性眼炎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视力预后情况,研究其目前发展趋势,为临床疗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1、收集2013年1月-2017年3月在
目的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损害(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型转甲状腺素(Transthyretin,TTR)形成淀粉样变纤维沉积
眼眶肿块的MR扩散加权成像研究目的:分析眶内肿块的扩散特征,评价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对良恶性肿块及不同类型眶内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最佳矫正视力在0.5—1.0之间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前后的视觉质量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