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肿块的MR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ieD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眶肿块的MR扩散加权成像研究目的:分析眶内肿块的扩散特征,评价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对良恶性肿块及不同类型眶内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GETwinSpeed1.5T超导MR扫描仪,对77例眶内肿块进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扫描,分析病变的扩散特征。扩散敏感系数(b值):b=0、1000s/mm2,测量病变感兴趣区DWI信号,获得相应的ADC值(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ofmass,ADCM);测量病变对侧颞叶脑白质DWI信号,获得相应的ADC值(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ofwhitematter,ADCW)及二者比值(ADCR)。以ADCM值及ADCR作为临界点区分眶内良恶性肿块绘制出ROC曲线。 结果:77例眶内肿块的ADCM为(1.43±0.71)×10-3mm2/s;病灶对侧颞叶脑白质ADCW为(0.86±0.07)×10-3mm2/s;ADCR为1.68±0.86。分别以ADCM≤0.8、1.0、1.2×10-3mm2/s作为判断眶内肿块病变良恶性的标准,灵敏度分别为36.4%、54.5%、59.1%,特异度92.7%、80%、72.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52.2%、46.4%,阴性预测值78.5%、81.5%、81.6%,准确率76.6%、72.7%、68.8%。分别以ADCR≤1.0、1.2、1.4作为判断眶内肿块病变为良恶性的标准,灵敏度分别为45.5%、54.5%、63.6%,特异度分别为83.6%、78.2%、69.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2.6%、50%、45.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3%、81.1%、82.6%,准确率分别为72.7%、71.4%、67.5%。病理结果显示77例眼眶肿块中良性55例,恶性22例。眶内良性病变ADCM及ADCR分别为(1.56±0.75)×10-3mm2/s、1.85±0.91;恶性病变ADCM及ADCR分别为(1.09±0.42)×10-3mm2/s、1.28±0.53。眶内良性肿块性病变的ADCM及ADCR显著高于恶性病变(p<0.05)。以不同ADCM、ADCR作为临界点诊断眶内良恶性病变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均为0.71±0.07。以ADCM为1.05×10-3mm2/s作为判断眶内良恶性病变的决定值,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59.1%、78.2%和72.7%;以ADCR为1.24作为决定值,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59.1%、76.4%和71.4%。眶内淋巴造血系肿瘤组(n=7)ADCM为0.76±0.12×10-3mm2/s,癌组(n=9)ADCM为1.36±0.39×10-3mm2/s,良性实质性肿块组(n=25)ADCM为1.35±0.54×10-3mm2/s,良性脉管性肿块组(n=18)ADCM为1.50±0.30×10-3mm2/s,良性囊性肿块组ADCM为1.92±0.99×10-32/s。淋巴造血系肿瘤组ADCM显著低于癌组、良性实质性肿块组、良性脉管性肿块组、良性囊性肿块组(p<0.01);癌组、良性实质性肿块组ADCM显著低于良性囊性肿块组;癌组、良性实质性肿块组与良性脉管性肿块组间ADCM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良性脉管性肿块组与良性囊性肿块组ADCM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良性泪腺混合瘤与良性神经鞘瘤间ADCM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DWI可揭示眼眶肿块的扩散特征和平均ADC值,眶内良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能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在新生小鼠高氧暴露脑损伤中的功能变化及其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野生型新生3d小鼠C57BL/10J(PND3)48只,随机分为空气组(A组)、高氧组(O组);90%高浓度氧暴露48h,P
全球户外运动先驱Columbia始终致力于推广全球户外文化,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亦未改使命,大力推动中国户外运动和户外文化的积极发展。2007年伊始,Columbia又使出推广户外
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理所当然地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体育教学
目的:检测钙敏感受体(CaSR)和II型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2)在新生小鼠PPHN模型中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a SR激动剂及抑制剂在新生小鼠PPHN模型中对Ca SR和11β-HS
本文讨论CIMS车间层的实时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介绍SEU-RTDB系统的研制方法,指出事务调度,优先数分配,并发控制策略是该系统的重点所在。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是在早期胚胎中发现并分离克隆出来的一类未分化的多能性细胞。ES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且保持其不分化的特性,在体外,如培养条件适当,ES细胞
目的:研究北方汉族原发肾病综合征(PNS)儿童的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16内含子Alu片段插入/缺失(I/D)多态性,探讨二者及其联合
目的:BUC(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膀胱尿路上皮癌)是膀胱癌的主要类型,约占膀胱癌的90%,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有报告显示BUC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加上它复发率高
目的:探讨交感性眼炎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视力预后情况,研究其目前发展趋势,为临床疗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1、收集2013年1月-2017年3月在
目的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损害(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型转甲状腺素(Transthyretin,TTR)形成淀粉样变纤维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