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压托换桩的回弹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xia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已受到国内外极大的重视,并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然而,在对既有建筑物的功能改造、加层改造,或在出现下沉、开裂、倾斜等建筑病害的治理中,大都涉及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加固处理。实践证明,预压桩基础托换法确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地基基础加固方法,尤其在西北湿陷性黄土地区更为适用。但目前在本项技术的理论研究方面还较欠缺,施工工法还需改进,其中预压托换桩的回弹机理及控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研究课题。 本文采用荷载传递分析法、有限元分析法、现场静载试验法等综合研究方法,并结合工程实践,对预压托换桩的回弹机理及控制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取得了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①压桩完成时上、下部桩周土分别存在塑性区和弹性区;②桩体回弹机理主要是由于桩体径向挤压作用力产生的挤土抱桩效应、桩侧下部处于弹性区的土体对桩体提供的向上的摩擦力作用,以及桩端持力层的弹性恢复力等提供的回弹力,使桩体产生回弹;③预压托换桩的回弹量与回弹力、托换压力之间存在比例关系;④提出了通过控制托换压力大小和桩端持力层以及改进压桩和桩体托换工艺等实现对桩体的回弹控制方法。 上述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研究预压托换桩的工作原理、承载力的分析和确定,以及更好地改进工艺作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并已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交通的日益繁忙,软粘土路基的沉降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控制和减少软粘土路基的长期沉降已经成为道路工程界和岩土工程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由于长期以
学位
摘要: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洞桩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地铁车站施工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城市地铁建设中。该工法在北京地铁建设中已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
土结构性定量化问题被称为“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问题”。黄土是典型的结构性土,其特殊的结构性和对水的特殊敏感性直接影响着黄土的工程力学性质,这也是黄土静、动力学研究的
该论文从平面框架结构入手,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特性,讨论了结构火灾反应分析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的
近年来,轻钢龙骨体系在房屋住宅中的运用已蔚然成风。这种结构自重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绿色环保,这些优点都非常符合当今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建筑理念,因而其在建筑领
目前,对双塔连体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经验比较多,而对圆环形多塔连体结构研究的比较少。由于塔楼由多个连廊相连,塔楼和连廊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比两塔连体更加复杂。本文较系统地研
学位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列车引起的振动在周围环境中的传播及影响规律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研究。  首先,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列车引起的振动在自由场地上传播
本文以区域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调查评价的主要任务为依据,以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了GIS技术在区域地质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中的应用,建立了
钢筋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一直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原因。外荷载作用过程中,由于历史加载的影响,使得混凝土和钢筋的力学性能发生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反复荷载作用下,如何模拟混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物的基础抵抗上拔荷载作用的情况越来越多。本文以西安雁塔国际文化广场、陕西省游泳跳水馆等西安黄土地区抗拔桩静载荷试验获得的成果为依据,对抗拔桩